证监会将启抽查行动 万亿规模基金子公司面临整改
支玉香
万亿规模基金子公司,再度遭到监管严控,或将告别野蛮生长时期。
5月初,辖区内子公司规模较大的上海、深圳证监局陆续下发通知加强子公司业务管理。而就在4月底,证监会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
此次监管措施直接叫停资金池,剑指通道业务——一对多专户通道业务将不复存在。
这对子公司而言,不亚于失去左膀右臂。基金子公司成立初期 ,通道业务早已占据半壁江山,银行系基金子公司甚至已超七八成。
接近监管层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正式通知下发之前,证监会已统一安排子公司进行了自查和专项内控核查,并要求根据最新通知进行清理整改,接下来监管层将会对基金子公司进行抽查。
“一对多”通道业务叫停
意料之中。当子公司一年间突飞猛进至万亿时,监管层拿出了“尚方宝剑”。
此次新规杀伤力比较大的措施是监管层叫停了通过一对多专户开展的通道业务。对于基金子公司而言,通道业务早已占据半边天,此次叫停可谓重创。
通知明确指出,要规范通道业务,基金子公司不得通过一对多专户开展通道业务。
同时,监管层要求基金子公司加强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专人负责项目投后管理,全程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建立资金划拨复核确认制度,严防操作风险。
这意味着,以前基金公司子公司基本都是将一对多当作是通道,但现在是不能当成是通道。要做这业务,必须当成是主动管理业务,要做风控、尽职调查。
“尽调是第一步,一般做主动管理的项目,内部要先出一个报告。内部尽调出来之后,就决定是否通过立项。凡是地产、政信类的项目,都会要求外部尽调。不能完全相信内部报告,还要借助外部报告。”深圳某基金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一对多业务之外,此次新规也将资金池列为基金子公司禁区,要求基金公司对子公司专户产品实行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专户产品募集的资金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切实做到资金来源与运用一一对应。
事实上,每一家做资产管理业务的公司都觊觎资金池,有了资金池支撑,基金子公司只要有合适的项目,可以立马去做。而去年年底,市场即有传闻,某基金子公司的资金池业务受到了监管层窗口指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监管层人士处了解到,由于基金子公司运作的盘子整体较小,没有能力做资金池,因此鲜有开展资金池业务,但为了防患于未然,监管层仍将资金池业务设为基金子公司禁区。
与此同时,监管层通知要求,对于已开展的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子公司专户业务,应做好自查和内控核查,认真做好清理整改工作,各地证监局将会对子公司清理整改情况进行抽查。
某基金公司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通知已生效,但生效前已发行成立的产品未做规定,有些产品已签订好合约的,所以也无法整改,只能等合约自动到期,所以目前子公司的整改是循序渐进的。
银行系子公司承压
新规剑指资金池和通道业务,承压最大的将是银行系子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基金公司子公司资金池业务尚处萌芽,所以叫停对子公司影响不大;但通道业务早已占据子公司半边天,尤其银行系基金子公司占比更甚。
“目前市场上,所谓的一对多通道业务,基本都是银行转表外的业务。银行优先给了银行系的子公司。基金子公司整体有1.38万亿资产,大部分都是银行转表转出来通过子公司去的。”上海某基金公司子公司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正因如此,子公司中跑得最快的清一色是银行系。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财富、民生加银旗下的民生资产管理、平安大华旗下的平安汇通等管理规模早过千亿。去年成立的次新基金公司兴业基金,其旗下的兴业财富管理规模亦早超过500亿元。
上述人士向记者解读,一对多业务还是能做的,只是监管层对通道的概念做了界定。
“以前很多基金子公司做了资产包转出业务,其表现形式是一对多的。基金子公司的理解是,这种业务资金和项目都是银行负责的,就是通道业务。但其实这仍需要基金子公司承担风险的。”
此前实际操作中,有基金子公司将通道业务费杀到万分之一,1个亿的规模才收1000元费用,基金子公司放了很大的杠杆,风险难控。
而新规则要求基金子公司对此类业务要当做主动管理业务,不能只是做个纯粹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