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促进养老金融服务创新(财经观)

2022-08-08 14:13:29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创新更多产品和服务,更好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近日启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明确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推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养老储蓄试点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与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相比,个人自主参与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充盈个人养老金账户,增强百姓自身养老保障能力。

  为加快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创新提速。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专属养老保险试点今年3月1日扩围至全国后,截至6月底,累计实现投保19.6万件;养老理财试点今年3月1日扩围后,目前已有23.1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超过600亿元养老理财产品。随着养老储蓄试点的推出,养老金融服务将更加丰富多元,为百姓养老投资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养老金融服务如何创新?

  增强投资能力,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在养老金体系发展成熟的市场,保险、银行、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会根据各自优势,共同为市场提供多元化的养老金融产品,并提供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顺应市场需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更多跨周期、长期限、多元化、适配性强的投资产品体系和资产配置模式,同时提升投资组合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为百姓提供更多灵活、稳健、安全的养老金融产品。

  完善配套政策,激发投资积极性。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关键还在于建立和完善个人养老金专有账户。据悉,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细则。随着产品更趋多元化、覆盖人群更广,税收等相关政策也需更精细、更具可操作性,覆盖多层次收入人群,激发居民投保的积极性。

  强化养老金融教育,引导理性投资。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养老产品更具周期长、安全稳健等特点,收益相对稳定,投资者要坚持理性投资,结合自己的年龄阶段选择与投资周期匹配的产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

  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一个长期积累、逐渐壮大的过程。随着相关政策加快落地,金融机构应抓住机遇,创新更多产品和服务,更好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卢芸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