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19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高峰论坛活动在济南召开,本次论坛以“智聚赋能创新未来”为主题。论坛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济南市科学技术局、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承办。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王小云,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杜彦良作为代表发言。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樊丽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郑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杜彦良,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王复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王小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孔宪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术才,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长明出席论坛。
论坛由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山东工研院理事会理事长王琪珑主持。
王忠林在讲话中肯定了山东工研院为济南创新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王忠林说,“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作为山东大学、山东省科技厅和济南市三方共建的重要成果,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研发创新、技术转化,先后引进了一批国内外顶级人才和科研团队,聚集了50多家高技术企业。可以说,工研院已经崛起为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的“瞪羚谷”和“独角兽牧场”。王忠林指出,济南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已经成为新时代济南的鲜明特质。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平台加速崛起,创新生态加速形成。
下一步,济南将全力以赴优服务,全面深化“一次办成”改革,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深化流程再造。为高科技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全过程、店小二式的服务。全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全力以赴促发展。加快完善“一院、一公司、一基金体制的架构”在项目审批、建设用地、投资融资等方面,赋予山东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更多的自主权,打造关键技术创新的大平台、前沿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和国际开放合作的示范区。 全力以赴强保障,发挥2500亿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的作用,用好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为工研院发展、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于杰在讲话中指出不到五年的时间,山东工研院布局创新中心27家,引进百亿人高精尖人才,孵化企业51家,积极探索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的模式,借此机会对今天的签约和山东工业院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也期待山东工研院再接再励,发挥好平台聚集人才,集成资源,转换孵化的作用,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成长为山东人才聚集的高地,创新研发的中心,技术孵化的平台,成果转化的基地,打造五位一体,成为全国知名的新型科研机构。
于杰指出,当前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攻坚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成长,创新动能的改革示范对科技和人才提出了特别迫切的需要,也为创新和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热切地期盼各位专家与山东一道共享发展新机遇,共创发展新成果,我们将全力搭平台,优环境,强服务,为大家在山东的工作、生活与山东的合作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郭新立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形成了“服务山东战略就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山东发展就是服务国家发展,扎根齐鲁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理念,聚焦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服务山东战略,始终把目光聚焦在山东,始终把力量投放在山东,始终把成果转化在山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体系也不断完善,在助力山东创新驱动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充分发挥一校三地办学优势,精准对接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打造服务山东山大信品牌,制定实施服务济南、青岛、威海专项行动方案及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与全省16地市建立起全面合作关系,与东营市、淄博市、日照市等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海信集团等50多家企业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近两年山东大学在山东的科技成果每年的转化经费都接近一个亿。今天论坛的主要承办单位山东工研院也已经成为山东大学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阵地和中坚力量,在人才引进,项目培育,成果孵化等方面可以说说多点开花,成果丰硕。
下一步山东大学将依托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服务山东战略,把支撑山东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百年山大强校兴国行动的重大任务、重点内容和重要抓手。一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布局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推进建设前沿性高端平台,持续产出原创性、标志性、引领性的学术成果,着力破解核心技术难题,努力成为支撑国家和山东发展的创新高地。二是着力集聚人才,抓好创新之要。始终坚持人才强效,加快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硬的教师队伍,着力打造新时代精英云集的高地,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着力深化改革,激活创新之源。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推进学校科研体制,一校三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强院兴校行动,加快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
论坛开幕式上,樊丽明校长为9位院士颁发“工研院特聘专家”聘书,为李术才院士颁发“工研院院长”聘书。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术才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唐波同志,济南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山东工研院理事会理事长王宏志同志,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山东工研院理事会理事芦延华同志为22家协同创新中心授牌。
工研院执行院长王来军代表工研院与30个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签约,工研院副院长吕明新代表工研院与14家合作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术才院士做工研院工作报告,介绍工研院创新发展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分别做论坛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还举行了“北斗新时空智慧产业”、“岩土工程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鲁港合作创新发展”4个分论坛。
山东省有关厅局办、济南市有关局办、山东大学、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工研院27家协同创新中心、30个产业化落地项目、14家战略合作机构的嘉宾代表等300余人参加论坛活动。
协同创新中心是山东工研院围绕科技创新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组织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研发创新与转化应用平台。按照“强团队、大平台、硬科技、新产业”的发展定位,预期三年内将柔性引进院士24人,长江、杰青学者逾 50 人、高级职称及博士学历近800人,协同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及企业近200家,撬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3至5倍放大,申请专利1000余项,转化技术成果300余项,孵化企业近200家,未来5年将产生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本次论坛优选了30个高科技项目并进行集中签约。本次论坛将集中签约30个高科技产业项目。山东工研院通过“五个一批”即:创新中心育成一批、创新创业孵化一批、国际技术转移一批、面向社会征集一批、路演大赛筛选一批,储备50余个高科技产业项目。本次集中签约项目涉及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医养健康、先进材料与新能源等四大产业,预期三年内计划投资额10亿元以上,产生经济效益35亿元,实现利税近4亿元。
论坛上,工研院与中科院山东产业技术创新协同中心、浙江大学山东工研院、北理工前沿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深圳研究院、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等8家新型研发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战略合作联盟。山东工研院与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国际金融城济南基金大厦、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等6家平台服务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战略合作,聚合产业创新要素,高效整合人才、科技、资本、产业,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