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不轻松” 零部件巨头们的2019年
鲁网12月18日讯 时光匆匆,2019年即将步入尾声。延续2018年车市下行态势,2019年对于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来说,也感到不轻松,以“新四化”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变革促使它们加速结构调整与转型,而降成本压力使得裁员成为零部件厂商普遍的选择。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这些零部件巨头们的2019年吧。
■博世10亿欧元押注芯片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博世的一举一动都具有风向标式的意义,而芯片就是博世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今年10月,博世宣布旗下罗伊特林根工厂将于2020年开始生产新一代微芯片,而该芯片采用碳化硅(SiC)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温和抗电压的特点,三年之后将用于多款量产电动汽车。
博世将自身定位为未来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全系列半导体产品的供应商,其投资10亿欧元建设的德国德累斯顿半导体工厂预计年底竣工,并计划2021年开始为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以及网联城市基础设施生产芯片。
点评:博世预计2019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滑5%,但同时认为即使车市下行,半导体依然会有较好的增长机遇,也是博世未来发力的重心之一。
■采埃孚70亿美元拿下威伯科
自2015年以135亿美元收购美国天合后,采埃孚加速数字化转型,走上了“买买买”的扩张之路。
今年3月底,采埃孚宣布,以每股136.5美元的价格收购威伯科,股价总值约70亿美元,预计交易将在2020年初完成。威伯科专注并在商用车制动系统领域领先,通过此次收购,采埃孚将完善整个商用车技术组合,促使商用车自动驾驶尽早落地。另外,有了威伯科,采埃孚正在寻求出售所持的Haldex(瀚德)20%的股份。Haldex是全球第三大商用车制动系统制造商,仅次于克诺尔集团和威伯科。
点评:采埃孚与威伯科合并后的销售总额将达约400亿欧元,有望跻身全球零部件排行榜前三位。
■裁员5000余人 大陆削减内燃机业务
大陆集团于11月20日表示,由于更为严格的排放规定降低了市场对内燃机的需求,公司将削减发动机制造业务,而此举将导致其在2028年之前裁员约5040人。此次裁员涉及大陆集团在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地的5家工厂,这些工厂主要生产汽柴油发动机零部件。
另外,大陆集团在今年9月底的监事会上讨论了企业2030年战略,以及主题为“变革2019-2029”的架构调整规划。讨论中提到,大陆集团在未来十年内,展开结构转型计划,预计将裁员2万余人。为了加速转型,大陆集团去年宣布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架构重组计划,拆分为三个独立的子集团:动力总成、汽车和橡胶。
点评:大陆集团预计其2019年将出现十年来首次年度净亏损,促其加速从内燃机到“新四化”的转型。
■日立联手本田 催生日本第三大零部件厂商
今年11月初,日立和本田宣布,将集合双方旗下的4家零部件企业,组建成一家全新的公司。新公司由日立持股66.6%,而本田持股33.4%。这4家零部件企业分别为:日立全资子公司日立汽车系统公司,以及本田旗下的昭和、京滨和日信工业。四家企业的2018财年销售额合计为1.79万亿日元,在日本仅次于电装(约5万亿日元)和爱信精机(约3.8万亿日元),合并后将成为日本第三大零部件厂商。新公司可集合日立和本田双方的技术优势,并创造规模效应。
点评:“新四化”促使整车企业和零部件厂商竞相联合,以分担成本和风险。
■中方接盘 海拉出售汽车继电器业务
德国汽车照明与电子产品供应商海拉集团于今年11月宣布,将其现有的继电器业务出售给中国的继电器厂商——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但售后市场除外。该交易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交易价格约为9240万元,今后海拉将在全球范围内放弃继电器业务,专注于电动化、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本次收购为股权加资产一揽子交易行为,交易完成后,海拉承诺5年内不再参与汽车继电器业务。
点评:放弃汽车继电器是海拉业务调整的一部分,而电动化和自动驾驶将成为海拉未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发力点。
■收购赛普拉斯 英飞凌跻身全球第八大芯片厂商
今年6月初,德国半导体厂商英飞凌宣布收购美国电子芯片公司赛普拉斯。根据最终协议,英飞凌将以每股23.85美元现金的价格收购赛普拉斯全部股份,交易价值总计90亿欧元。英飞凌表示,该交易将使公司成为全球第八大芯片制造商。据了解,英飞凌在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和安全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优势,而赛普拉斯拥有微控制器、软件和连接组件等一系列差异化的产品组合。英飞凌表示,其安全专长加上赛普拉斯的连接技术,将使英飞凌加速进入全新物联网应用领域。
点评:电动化及智能网联浪潮使得芯片成为重中之重,也使得半导体行业整合大潮此起彼伏,英飞凌与赛普拉斯的合并绝非最后一起。
■对簿公堂 LG化学与SKI互撕
韩国两家最大的电池制造商LG化学和SKI宿怨已久,近日,双方正式在美国就电池专利侵权问题控告对方,试图阻止对方向车企销售电池。LG化学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诉讼,指控SKI通过雇用其前员工的方式来盗取LG化学的商业机密,并以欺诈手段赢得了与大众的合同。SKI则坚决否认这些指控,并反过来控告LG化学侵犯其电动汽车电池专利。预计最终裁决将于2020年10月做出。
点评:这场诉讼对于双方而言都至关重要,同时可能会影响到对整车企业的电池供应。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放弃拆分
作为德国工业的标志性企业,蒂森克虏伯的业务涉及钢铁、汽车零部件、机器制造、工程设计、电梯及贸易等领域,可以说是汽车行业最大的组件和系统供应商之一。去年9月,蒂森克虏伯宣布,计划将集团拆分为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蒂森克虏伯材料公司和蒂森克虏伯工业公司。不过,尽管监事会一致通过了拆分计划,但未能说服投资者。今年5月,蒂森克虏伯宣布放弃和印度塔塔钢铁公司合并欧洲钢铁业务的计划,同时也放弃集团拆分计划,转而寻求将电梯业务进行IPO。
点评:并不是所有的拆分都能得到认可,蒂森克虏伯放弃拆分后股价反而上涨。
■利润下滑 舍弗勒关厂裁员谋转型
今年3月,德国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宣布,由于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疲软,该公司2018年利润大幅下滑,为此,公司考虑裁员900人,并关闭5家欧洲工厂,缩减产品范围。舍弗勒首席执行官Klaus Rosenfeld表示,希望进一步减少对内燃机的依赖,利用多样化和电气化所带来的机遇。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是舍弗勒未来关注的焦点。舍弗勒要求,接下来三年内,将其电动化和底盘机电一体化部门的订单量增加到每年15亿~20亿欧元。
点评:作为一家以轴承著称的零部件厂商,舍弗勒很容易受到电动化的冲击,需要早做准备。
■艾迈斯成功截胡 两度竞购拿下欧司朗
反反复复持续了近一年的欧司朗收购案终于要迎来大结局。德国知名照明厂商欧司朗日前宣布,在满足最低55%的要约收购门槛后,来自奥地利传感器与芯片生产商艾迈斯(AMS)半导体公司的收购提议获得通过。美国私募基金公司贝恩资本和凯雷集团年初曝出有意联合并购欧司朗的消息,其开出的每股35欧元的价码得到欧司朗董事会的支持,但欧司朗最大股东安联投资以报价过低为由予以拒绝。艾迈斯趁机半路杀出,两次竞购,先后开出每股38.5欧元、每股41欧元的价码,最终成功收购欧司朗。
点评:艾迈斯年营收不过14亿欧元,而欧司朗年营收则达41亿欧元,这笔交易可以说是“蛇吞象”。(来源:人民网)
- 我国下调部分商品进口关税 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2019-12-24
- “国六车”来了,车企准备的怎么样了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