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颗粒治疗银屑病获得理论支撑 研究型论文在Phytomedicine上发表
鲁网6月27日讯 最近,一篇名为“Jingfang Granules exerts anti-psoriasis effect by targeting MAPK-mediated DC maturation and PPARγ-mediated keratinocy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in vitro and in vivo”的研究论文在Phytomedicine杂志上发表。该杂志是德国人主办的经典植物药的TOP期刊,目前影响因子为6.656,中科院分区为医学1区,今年CiteScore值为7.3。
该论文探讨了荆防颗粒治疗银屑病的功效特征、作用网络、分子机制和潜在功效物质研究。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皮肤病,自然人口中发病率约为1-3%。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增加其他疾病的风险。西医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寻找能有效缓解症状体征、阻遏疾病进展以及调控免疫应答状态的药物极为重要。中医药在银屑病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荆防颗粒是一种源自荆防败毒散,经现代工艺制成的现代中药制剂。该方最早见于明代张时彻《摄生众妙方》,原为治疗“疮肿初起”而设,至清代又用于治疗风瘙瘾疹、风温初起汗少。现代进一步拓展用于由外感风寒湿邪犯表所致的多种疾病。近年来,对其在皮肤科及免疫介导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增多。本研究通过体内实验发现荆防颗粒能够改善银屑病样皮损,抑制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和CD3+CD19+B细胞增殖,并阻止脾脏CD4+IL17+T细胞和CD11c+MHCⅡDCs的活化。进而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手段筛选潜在的药效作用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初步验证,最后通过体外实验证实荆防颗粒通过靶向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BMDCs的成熟和活化,并通过靶向PPARγ-NF-κB/Stat3通路抑制KCs的增殖和炎症。本研究为荆防颗粒/荆防败毒散用于临床银屑病治疗提供药理学研究支撑,也为合并感染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选择。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皮肤病,自然人口中发病率约为1-3%,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主要心血管疾病、炎性关节炎、恶性肿瘤、肥胖和炎症性肠病(IBD)等共病的风险。银屑病病势缠绵,病情顽固,有效治疗策略就显得尤其重要;西医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目前主要治疗药物有维甲酸类(抑制增殖)、促角质成熟剂(诱导分化)、系统应用免疫抑制剂、外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生物制剂(如IL-17A拮抗剂、TNF-a受体拮抗剂、IL-23抑制剂)等,上述有效药物存在全身免疫抑制、免疫偏移、停药后复发率高及价格昂贵医保负担重等问题,也存在合并感染及肿瘤的患者用药受限问题。
因此,寻找能有效缓解症状体征、阻遏疾病进展以及调控免疫应答状态的药物极为重要。中医药作为具有原创性成果特征的民族文化瑰宝,在银屑病治疗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据悉,文章第一作者为徐清清博士后,通讯作者为孙蓉教授与张贵民研究员。徐清清博士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助理研究员、医师,2020年9月进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鲁南制药集团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合作教授为孙蓉教授和张贵民研究员,聚焦中药免疫调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鲁南制药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01年,是临沂市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站与多所知名高校院所联合培养博士后,为企业培养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促进企业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科技发展进步。工作站将充分利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发挥智力价值,发挥智力创造,把产业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发展,促进人才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公司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撑。(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