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间资本管理机构5成资金投农小 不良率低于银行
本报泰安讯 数据显示,全省民间融资机构运行风险得到较好控制,8月底投资不良总额为1.16亿元,投资不良率为0.58%,远低于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经营情况整体良好,1-8月份共实现营业收入4.39亿元、利润1.93亿元。这是记者9月24日在全省民间融资机构发展现场会上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民间资金是当前部分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全省约80%的实体企业或多或少地曾通过民间融资渠道获得资金。截至8月底,全省已设立民间融资机构531家,注册资本274.09亿元。其中民间资本管理机构474家,注册资本272.24亿元,投资余额132亿元,累计募资6.68亿元;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57家,注册资本1.85亿元,1-8月份登记需求金额12.29亿元、出借金额7.09亿元,成功对接金额5.31亿元。
目前,全省共有民间资本管理机构474家,注册资本272.24亿元,即使放大5倍,其资金吸纳能力也只有1400亿元左右,而全省民间资本约有4000多亿元。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表示,设立民间融资机构的社会需求很旺盛,要求很迫切。民间融资机构发展到1000家的目标,今年就要基本达到。民间融资机构的市场定位是支农支小,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做到手续简便、投资快捷。
数据显示,1-8月份,全省民间资本管理机构累计投资发生额201亿元,其中股权投资累计18亿元,债权投资61亿元,这两部分合计为79亿元,占累计投资总额的37.62%;短期财务性投资122亿元。约有140亿元直接投向了实体经济,占69.7%,直接用于支持小微企业、“三农”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的资金占50%。
民间资本的流动,也有力助推了当地民生改善和县域经济发展。“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已累计向肉牛生态养殖、棉籽油精炼、小城镇建设等本县重点项目投资了6800万元。”利津县金洲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总经理常学功介绍说。
由于法律地位等问题,民间融资机构目前无法享受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虽然其主要功能是支农支小,但也无法享受相关的奖补待遇。对此,省金融办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力争将民间融资机构纳入有关政策保障范围;各市金融办也要积极作为,争取有关政策在本市率先落地。
针对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发展,李永健建议有三种模式可选择,一是金融超市依托(伴生)型,泰安盛鼎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是一个代表。二是政府购买服务型,将机构办成公益性组织。三是适度收费型。各地还可以探索依托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发起设立民间融资登记服务中心。
□记 者 王新蕾 通讯员 戴修航 报道
- 包揽智慧赛道多领域第一!山东重工正引领高端装备变革2025-07-23
- 山姆“选品降级”热议不断,山东两店已陆续封顶2025-07-20
- 圆融村镇银行注销背后,寿光农商行同业投资“长袖善舞”2025-06-17
- “信创筑基·AI赋能”智慧教育新生态建设研讨会在济南成功举办2025-06-14
- 联储证券山东分公司乔迁泉城新址,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025-02-24
- 2024山东企业500强出炉:入围门槛15.38亿元,半数来自青、济、潍 2024-12-27
- 屡获殊荣,鲁南制药助力“山东制造”2024-11-21
- 上海考察,山东省工信厅厅长第一站去了特斯拉2024-11-08
- 山东华鹏、海科新源双双涨停,“中企500强”海科控股要有动作?2024-10-26
- 鲁华清洁能源拟转让5家电厂,前者3年前被山能接手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