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贷款错位现象普遍 融资成本甚至超过20%

2015-01-30 08:54:0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自去年开始,金融业开始推行的“活水”政策,为更好地“灌溉”小微企业,对其扶持政策从“全面漫溉”转变成“精确滴灌”。 

  几个月过去了,记者调查发现,小微企业贷款仍是“一贷难求”,贷款错位现象依旧普遍,越大的企业依旧越容易获得银行贷款,越微小的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旧存在,此外,小微企业目前的融资成本依旧居高不下,有些企业融资成本甚至超过20%,部分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仍设置了许多门槛和附加条件。 

  无抵押仍是难题 

  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的某科技销售型企业是本区的一家“火炬企业”,该企业负责人此前就向记者诉苦说,公司为了扩大生产和经济规模,曾向市内多家银行申请一笔1500万元的贷款,但是由于公司厂房是租赁的,没办法作抵押,因此无法融资。 

  “公司在去年初好容易拿下了100多亩地,正在建设新厂房和职工宿舍,就是年底需要这笔钱来周转,但就是用了各种办法都凑不起来。”该负责人坦言,“银行是有不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具体到每家企业,条件总是很苛刻。建筑方面的不放,营销方面的不放,理由都是国家规定。”目前,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通常做得都是“锦上添花”,而这些企业需要的则是“雪中送炭”。 

  一些企业在被银行拒绝以后,又把希望寄托在小额贷款公司,但往往将又一次失望。位于槐荫区的一家商贸企业,在向银行申请200万元贷款无果后,转投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在几番交谈之后,仍融资未果。“几个朋友商量共同投入个O2O模式的平台,但公司的资金只够正常运转,货物不少但不能变现,只能求助贷款了。”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小额贷通过二次抵押形式,但评估价值不够,最多可贷款50万元,最终还是失败了。” 

  贷款难

  缺钱的贷款门槛高

  事实上,与这些企业类似,济南仍有不少企业主动向记者表示,困扰小微企业当前发展的最大问题仍是人才和资金。当然他们同时也表示,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拒绝贷款是可以理解的,但更需要一个措施或标准,让能还得起贷款的企业贷得出钱。

  目前,不少小微企业为了获得银行授信,往往采取互联互保的方式,由行业协会出面搭台,几家小微企业互相担保。这种情况在济南颇为普遍,并一度被作为一种创新融资方式为政、银、企三方所推崇,但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也往往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某一家企业资金链断裂,就将引发“火烧连营”式的连锁反应,此前杭州萧山、顺德乐从等地,曾因此发生较大规模的信贷危机,并导致部分企业倒闭。

  联保模式有时会“殃及池鱼”,而通过民间资本项目投资模式有时“死”得更惨。去年,综保区的一家服装企业就因为这种模式资金链断裂而关门,很多联保企业被牵连,涉及资金近6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7亿元,其他全是民间借贷。济南一家食品企业便是受害者之一,也因此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整顿大半年才重新恢复生产。

  利率高

  附加条件错综复杂

  记者了解到,就算是能贷到款的小微企业,目前即便能从银行融到资,年化利率也要高达10%至15%。

  “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确实还没有真正降下来,目前,包括一些很优质的大型国企,目前利率都要上浮,而小企业的融资去年上浮10%的,目前也至少要上浮20%,还会有各种附加条件。”一位国有大行相关业务人士说。

  此外,一位小企业主甚至向记者表示,目前银行贷款规模有限,对他们也有更高的考核要求,由于不少小企业没有抵押物,在跟银行沟通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议价空间,相比民间融资来说,能在银行拿到贷款已经算不错了,“很多企业主甚至通过办理大额信用卡来缓解不时之需。”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此前表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超20%,未来必须放开存贷款利率,将银行3%的年定期存款率上调。

落地慢

    风险成为最大鸿沟

    去年,国务院常委会议曾10次对化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提出具体意见。

    有专家认为,近年来,国内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偏弱,而经济结构调整也逐渐深入,未来经济增长保持7%至8%的新常态将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概念,2015年则将延续这一趋势,强化对市场存量资金的调控,并且,在金融改革方面,银行理财有望对接实体项目,随着存款保险等制度落地,利率市场化也有望取得新突破。

    也有业内专家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提到民资进入金融领域,包括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依托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这都是在激活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渠道、完善市场环境。

    记者了解到,很多企业负责人也在关注政府这些行为,也期盼这些建议能够早日成为具体政策。但让他们担心的是,政策何时可以落地,隔在他们与金融机构中间,那层叫作“风险”的鸿沟何时能够架起一座“桥”?

责任编辑:刘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