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从预算报告看大账本 钱何去何从?
□ 本报记者 贾瑞君
家有家账,省有省账,每年的预算报告可算作山东省的“大账本”,审查预算报告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按照大会议程安排,1月29日上午,省人大财经委和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召集部分人大代表对这个“大账本”进行了集中审查,这一做法在山东省还是首次正式实行。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显“瘦身”了。而今年的预算报告却变厚、变长了许多,往年只有十几页,今年有38页。
“说实话,过去的预算报告专业术语多、数字多,很难懂,今年是真正看懂了。”省人大代表、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青英说,今年政府提交的预算报告突出的特点是逻辑清晰,形象生动,比如在2015年预算安排中,提出了加减乘除四项措施,“加法聚财力保重点,减法压专项控一般,乘法创机制增活力,除法促改革提效益,把财政的四本账表述的一目了然。”
不仅预算报告变得通俗易懂了,而且每个代表都配发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山东省2015年预算解读》。杜青英说,“过去看到预算报告中的众多术语,想查资料也不方便。今年这本书中,从什么是预算说起,到财政收入怎么取得、财政支出怎么安排,再到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怎么开展,娓娓道来,通俗易懂,我们代表都为这本书点赞。”
一年财政收入有多少?怎么花这些钱?这本应是人大代表审查的重点。但过去政府预算报告这个“大账本”过于专业,很多代表看不懂,再加上时间短,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代表审查预算报告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