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石油”来了 5年内要在全省圈下6000家加油站

2016-05-18 10:5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1家地炼企业联手抗衡“两桶油” 5年内要在全省圈下6000家加油站 

  “中安石油”来了 

  鲁网5月18日讯(山东商报记者 张冠超)一个名为“中安石油”的加油站品牌意欲围攻遍地开花的中石油和中石化。按照其设定的目标,将在三年内拥有2000座加油站,5年后数量达到5000家。2014年的一项数据显示,当时全省共有加油站约1万座,其中中石化2600余座,中石油1000余座。 

  中安石油的背后,站着山东21家主流地方炼油企业。山东省是全国地炼企业最为集中的省份,全省共有炼油产能1.89亿吨/年,占到了全国炼油总能力7.1亿吨/年的26.62%,其中6成来自地炼企业。 

  目前,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由21家山东主要地炼企业和省炼油化工协会合资组建)注册了全新品牌“中安石油”,该品牌将是酝酿成立的“地方成品油销售终端联盟”的有效载体,未来几年,包括上述地炼企业自有加油站在内的山东6000余家民营加油站将以不同的形式逐渐进入“中安石油”体系。   

  将由山东石化“操刀” 

  据了解,山东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山东石化)成立于1999年5月,注册资本1.3亿元,目前大股东是地炼企业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5.46%,该公司将主导“中安石油”品牌的具体运作。 

  据卓创资讯提供本报的《成品油零售终端品牌联盟加盟模式》(简称《加盟模式》)显示,山东将以地炼已有的加油站为基础,通过自有连锁成立“中安石油”的品牌联盟,对民营加油站则通过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等形式合作。 

  按照规划,这些加油站将统一使用“中安石油”品牌,并统一服务规范、质量标准、采购配送、支付方式,打造成山东地方石化行业零售终端的高端服务品牌。而从建设规模看,售油联盟将在3年内发展具有山东炼化统一形象的加油站2000家,5年内达到6000家经营规模。 

  6000家的数字,相当于山东所有民营加油站的数量,那么售油联盟将怎样实现这项大计划?《加盟模式》中称,售油联盟将首先通过自有加盟模式,将山东石化和地炼企业自有的加油站,一并纳入联盟并无偿使用“中安石油”品牌,这些加油站将主要用于建设示范旗舰站。 

  值得注意的是,售油联盟还将统一上述加油站的结算渠道,实现“山东石化及各石化企业分别是统一支付的省级中心和区域结算中心,区域结算中心负责本企业自营店和其所发展的加盟店的IC卡统一销售和支付”。 

  针对非地炼自由加油站,售油联盟则将采用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两种模式整合。 

  其中特许连锁模式规定,从2016年起,三年内加盟的被特许人无需支付加盟费,仅以同意加盟条件及缴纳少量成本费,就可以换取“中安石油”品牌使用权。而自由连锁则通过购销合同的方式,集合加盟方进行团购,通过提高采购规模降低采购成本。 

   “当前民营加油站半数以上成品油都是从地炼进口,加入联盟不但将提升单个民营加油站的形象,助其提高业绩,从山东省层面看,也更便于加油站管理,避免各种缺斤短两、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资深分析师李宏说告诉记者。 

  各路资本“争抢民营存量”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山东就有了整合民加油站的想法,当年出台的《地炼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简称《转型方案》)中显示,将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与现有民营加油站以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方式拓宽成品油销售渠道。 

  据《转型方案》统计,2014年,全省共有加油站约1万座,其中中石化2600余座,中石油1000余座,最多的是民营加油站,约6000座,另外还有423多座地方炼厂自有加油站。 

  记者了解到,目前地炼自有加油站最多的是京博石化,共有205座,东明石化、万通石化拥有量70座左右,另外还有几家地炼有零星加油站。 

  “因为山东严控新建加油站的数量,所以资本在销售端的扩张,都是通过收购或租赁来实现的。”秦文平介绍,山东此前发布的《2005-2015年加油站及仓储油库发展规划》中,要求全省加油站年均增长不超过2%,各市年均增长不超过3%。 

  据了解,早在2010年,天津壳牌石油有限公司就曾宣布投资仅20亿元,以收购、租赁、承包等形式,在山东建立200座加油站的成品油零售网络,而韩国LG、烁眸石油株式会社、鲜京(SK)集团等也都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山东成品油零售市场。    

  中石油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中石油加大了济南地区的加油站扩张力度,通过租赁方式整合了多家民营加油站,这些加油站一般租期在10年以上,租赁费用是跟各家逐一谈判确定。 卓创资讯分析师秦文平则认为,由于油价持续暴跌,加油站近两年十分赚钱,所以要吸引民营加油站加入联盟,需要拿出实际的措施,比如优先考虑联盟内加油站油源供应,并给予优惠价格,同时政府还可以从税收和财政上给予适当倾斜,鼓励加油站抱团发展。 

  从原油进口和成品油销售两个维度同时打破天花板 

  “双联盟模式”激活山东地炼 

  在酝酿成立山东省地方成品油销售终端联盟(简称售油联盟)前,中国石油采购联盟(简称中油联盟)已在今年2月在济南成立。卓创资讯分析师秦文平认为,这两大联盟将分别打通地炼上游原油采购、下游成品油销售的两大渠道,激活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  

  油源“解禁”地炼“解渴” 

  对东营齐润化工有限公司(简称齐润化工)总经理李世瑄来说,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3月2日,商务部发布关于齐润化工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公示,公示期为7天,而此时,一艘装载9万吨原油的邮轮已在青岛港外停泊了多日,只等齐润化工拿到最终的通关“路条”。 

  “我们提前一个月就从阿曼订好了油,全厂就等这船油来‘下锅’了。”李世瑄告诉山东商报记者,因为每天5万多美金的滞期费和不可预知的政策变数,船在海外飘着的那段日子他几乎天天失眠。 

  好在一切顺利,齐润化工顺利通过公示期,一辆辆拉着原油的卡车在三月下旬的一天驶入企业大门,全厂职工欢呼雀跃。截至目前,齐润化工已完成进口原油95.6万吨,这占到了全年进口量的43.5%。 

  “地炼过去是饥一顿饱一顿,今天吃口煎饼,明天喝碗面汤,后天可能就吃不上饭,现在是每顿饭都能吃上馒头了。”李世瑄介绍,过去由于没有原油进口权,公司炼油的原料均为杂质较多的燃料油或马瑞油,炼化成本极高,而且经常出现断供情况,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嗷嗷待哺”的山东地炼不只齐润化工一家。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局调研员萧文华介绍,截止2014年底,山东共有49家地炼企业,一次加工能力和主营收入均占全国地方炼化的70%以上,但它们拥有国内原油资源计划仅有122万吨/年,这与11265万吨的一次加工能力来说相去甚远,甚至都不够一家地炼的“口粮”。 

  据了解,由于原料结构不合理,汽柴油产出率只有50%左右,比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整整低了20个百分点。而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次出台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申请条件,开始允许地炼企业使用并自主进口原油。 

  李世瑄告诉记者,今年1月公司获批220万吨/年的进口原油使用量,将原料换做原油后,公司常减压装置轻油率从20%提高到了45%,每吨炼化成本下降了30元左右。以此计算,仅原料升级就将为该企业一年减少约6600万的生产成本。    

  加油站去库存是关键 

  从宏观数据上,也可以看到地炼由“饥”到“饱”的转变,萧文华告诉山东商报记者,过去由于原料供应得不到保证,地炼需要频繁更换生产工艺进行加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以2013年为例,地炼的产能利用率仅为36.4%,而同期央企这一指标则超过80%。 

  来自省经信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地炼共购进原油1994万吨,同比增长73.4%,其中采购进口原油867.1万吨,同比增长128%。同期,地炼行业共加工原油及燃料油6889.5万吨,同比增长20.6%,其中加工原油1719.5万吨,同比增长73.7%。 

  萧文华进而表示,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地炼活力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全省石化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2.7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144.5%。 

  产能利用率提高,也对应着成品油产出量的上升。据了解,2015年,山东地炼生产汽柴油总量分别达1606.6万吨和2632.7万吨,同比增长27.7%和18.2%。而11家获得获得原油进口资质的地炼,产能利用率则达到78%,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 

  不过,成品油产量的增加也对下游销售端提出了新的挑战。 

  据省经信委提供的分析报告,成品油销售已成为当前制约山东地炼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地炼企业缺少销售渠道,下游受制于中石油中石化,不仅让出了巨大利润,而且在当前油源问题解决、生产稳步上升的情况下面临胀库的风险。” 

  对此,汇丰石化集团总经理李波也深有感触,他告诉山东商报记者,公司目前已获得416万吨原油进口配额,开工率从去年的40%增长到65%,并有望提升至80%。虽然产油量上升,但公司目前仅有一座加油站,年销量在5000吨左右,对销售贡献九牛一毛。 

  “我们当然希望建更多的加油站,但好位置已经没有了。”李波表示,加油站销量关键看位置,位于车流量密集地段的加油站,一天销量就可达二三十吨,但若处偏僻地段,可能三四吨都很难达到,而好地段都已被两桶油抢先布局,留给地炼的空间并不多。    

  两大联盟打通地炼“任督二脉” 

  据了解,将为李波解决实际难题的售油联盟(具体内容建本期B1版),并不是山东首次酝酿由政府先期规划、龙头企业挑头发起的地炼行业整合计划。 

  今年2月,在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和东明石化的牵头下,中油联盟在济南成立,16家地炼企业成为首批成员单位,它们将以东明石化子公司太平洋商业控股有限公司为平台,共同采购海外原油,抱团形成议价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对于中油联盟成立的意义,该联盟首任轮值主席张留成曾对本报记者表示,与国际大型石油生产商、贸易商同台竞争,地炼企业独自采购的话国际谈判地位不易提升,加之采购量偏小,原油价格势必偏高。所以组织地炼企业建立集中采购平台,对山东而言显得尤为迫切。 

  同时有媒体报道称,省经信委要求在联盟基础上,换药吸引有深度合作意愿的联盟成员开展产权合作。参与范围上,不再局限于山东,河南、宁夏、江苏、辽宁、河北等地企业均可参与;企业的范围也扩大到了正在办理进口原油使用权的企业。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秦文平认为,山东正打造中油联盟与售油联盟的“双联盟模式”,将从原油进出口和成品油销售两个维度打通底地炼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 

  “原油进口权开放后,山东地炼手中至少握有6000万吨的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如果能够抱团出海采购,将形成强大的议价优势,对降低地炼自身生产成本作用明显,而在目前国际油价仍处低位,成品油出口形势不畅的情况下,通过联盟吸收民营加油站取得渠道增量,则将有效化解地炼激增的产能。”秦文平表示。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