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2月26日讯 (记者黄钰淇)记者从深圳证券交易所了解到,日前,百洋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洋股份.002696.SZ)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孙忠义、蔡晶与青岛国信金控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孙忠义、蔡晶拟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29.99%协议转让给青岛国信金控,如此次股权转让实施完毕,百洋股份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青岛国信金控。
国资与民营上市公司的“结合”
据百洋股份昨日披露的公告显示,目前百洋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孙忠义、蔡晶及其一致行动人孙宇共持有股份 1.63亿股,占百洋股份股本总数的41.31%,此次孙忠义、蔡晶拟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 29.99%协议转让给青岛国信金控(按《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签署之日,对应的股票数量为1.19股),将令青岛国信金控在交易完成后成为百洋股份的控股股东。
企查查资料显示,百洋水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2010年实现股份制改制,于2012年9月登陆中小板,注册地位于广西南宁,是一家集水产科技研发、水产种苗选育、水产养殖、水产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的公司。
记者注意到,青岛国信金控是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国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青岛国信集团是青岛市人民政府授权青岛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
截至 2018 年底,青岛国信集团资产总额约 640 亿元,其主体信用评级为 AAA 级,国际信用评级为 BBB+(惠誉)、BBB(标普)。海洋产业板块是其战略板块,目前,青岛国信集团已发起设立 100 亿规模、省内最大的专注海洋领域投资的海洋产业投资基金,规划投资建设30-100万亩现代海洋牧场。
作为青岛国信集团金融板块的载体,青岛国信金控构建了“融、投、贷、保、服”一体化全产业链布局,业务辐射山东、北京、上海、香港等20余个地区,资产管理规模约500亿元。
也就是说,百洋股份此次股权转让交易,是一次国资与民营上市公司的“结合”。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就部分民营企业而言,国资是驰援、纾困,而国资入主民企也是在积极参与创新、参与资本市场,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双方共赢。
不过,在百洋股份披露的本次公告中,股份转让价格与价款支付方式还未确定,,但自尽调启动日起满10个工作日,青岛国信金控须支付3亿元定金到共管账户,全部用于办理百洋股份相关的股份质押解除手续。
此外,根据现行有效的关于上市公司股票减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证监会/深交所的相关要求,协议转让股份过户在 2020年3月20日后方可实施。
业绩不佳连续亏损 曾终止股权转让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百洋股份的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记者整理发现,百洋股份上市至今已7年,但从上市的第二年起,2013—2015年,其扣非归母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出现下滑,分别同比下降35.10%、2.10%和11.84%。
据今年12月19日百洋股份披露的2019年度业绩预告来看,2019年百洋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呈亏损状态,预计亏损1.8亿-2.4亿元,2016-2018年,百洋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25.59万元、1.13亿元与5714.06万元,这意味着,2019年百洋股份的利润亏损值可能一次性覆盖掉其公司前三年净利润的盈利值。
此外,百洋股份今年控股股东早在筹划转让部分股权事宜,2019年8月14日,百洋股份曾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与汇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泰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拟转让不低于总股本的7%,转让总价拟不低于 2.59 亿元。2019年9月18日,百洋股份与汇泰集团终止了该转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