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山东省属国资国企改革规划来了:实现营收3万亿,打造5家世界一流企业

2021-08-27 16:5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泰山财经8月27日讯记者 吴奕萱近日,山东省国资委披露《山东省“十四五”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规划》,山东省属国企力争到2025年,主要经营指标排名保持在全国省级监管企业最前列,期末资产总额达到600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00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500亿元、归母净利润300亿元。此外,“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5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15家左右具有市场主导权的行业一流企业,培育100家左右“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 

  

  (图源:省国资委 

  定下2025年营业收入30000亿元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加快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省属国资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在这份《山东省“十四五”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规划》中,鲁网·泰山财经记者注意到,经营指标成为发展规划的首个目标。 

  公告指出,山东锚定2035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省属国有企业远景目标,力争到2025年,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排名保持在全国省级监管企业最前列,规模总量持续增长,期末资产总额达到600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0000亿元 

  质量效益方面,要明显提高,实现利润总额1500亿元、归母净利润300亿元,主要效益比率指标增幅力争达到中央企业平均水平 

  另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全面优化,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   

  “十强”产业利润占省属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力争60% 

  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基本完成产业结构调整,90%以上的省属国有资本集中在“十强”产业和基础设施、重要矿产资源及公共服务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实现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阶段性转变,“十强”产业利润占省属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力争达到60%。 

  据了解,港口航运产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整合全省港口资源,加快建设一批对“十强”产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沿海大型专用泊位,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港口服务融合,加快推动港口码头智慧化、自动化升级,建设以青岛港为中心的国际航运枢纽和邮轮母港。 

  此外,围绕“十强”产业发展壮大,更加聚焦产业特色,以产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在精品钢铁、高端化工、空港通航、商贸流通、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海洋、水利水务、证券保险、要素交易等领域,形成一批主业突出、特色明显、专业运营、具有市场主导权的行业一流企业。 

  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省属企业间同类业务资源整合,推进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围绕产业链延伸和价值提升实施外延式兼并重组,获取优质资源、核心技术和市场渠道,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坚持价值创造导向,实施管理机制优化,推动管理创效、降本提效、减亏增效。 

  力争打造5家左右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在新发展阶段,山东拟聚焦高端装备制造、能源矿业、综合交通等优势领域,全面对标国际国内同行业一流企业,优先打造5家左右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15家左右具有市场主导权的行业一流企业,培育100家左右“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除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外,原则上省属企业权属企业均达到规模以上企业。 

  聚焦企业包括山东重工、山东能源、山东黄金、山东港口和山东高速。 

  据悉山东重工将发挥全球研发技术优势,以整车、整机为龙头,以动力系统为核心,发展动力系统、汽车业务、工程机械、智能物流、农业装备、海洋交通装备、后市场服务等七大板块,加快氢燃料电池研发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协同全省行业资源,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跨国集团。 

  山东能源围绕“以煤为基、适度多元发展”战略目标,稳步实施优质矿业资源海内外并购重组,立足能源、化工及新材料、物贸及技术服务等三大主业,加快构建煤炭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集团。 

  山东黄金围绕黄金采选核心主业,以“全球布局、资源增储、科技驱动、精益管理、资本运营”为核心抓手,做响山东黄金国际品牌,打造理念超前、技术领先、管理卓越的世界一流黄金矿业集团。 

  此外,在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科技智能等领域,规划提出在省属企业二三级企业加快培育具有创新竞争力的先进企业,着力打造一批重点细分行业的创新型、高成长性特色企业。专注细分产品市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经济企业迅速成长,打造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此外,还要加大自主研发,争取新增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形成一批“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    

  深入改革,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0% 

  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户数和资产占比实现双提升。提升资本证券化水平,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0%。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各级子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市场化用工和薪酬分配机制持续完善。 

  按照规划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监管职能要求,国有资本形态将进一步优化。混改方面,实现形式更加丰富接投资与基金投资优势互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用有效发挥、协同发展。另外,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积极稳妥深化混改 

  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方面,上市公司成为省属国有资产的重要载体。规划表示,将大力推动各级各类企业实现多地、多层次首发上市,持续推进有条件的省属企业主业整体上市,支持企业立足主业以市场化方式并购上市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分拆上市。在资本市场形成“山东国企”品牌。 

  促进国有资本多种形态融合发展上,坚持主责主业和产融结合、以融促产,鼓励资本运营类企业和优势产业、功能产业领域内企业协同培育孵化战略新兴产业。此外通过股权运作、并购重组、基金投资、培育孵化等方式,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回报率,优化省属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省属二三级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试点覆盖面达10%以上 

  鲁网·泰山财经记者注意到,在人事改革方面,全面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常态化机制,开展三项制度改革效能评估试点,实现全覆盖 

  健全省属企业市场化用工制度,公告还提出将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打造省属企业“才聚齐鲁 成就未来”校招品牌,加大录用急需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力度。 

  市场化用工制度方面全面推行以劳动合同管理为关键、以岗位管理为基础,大力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持续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规范有序实施周期预算管理,区分不同企业类别,建立与行业特点相适应、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工资总额动态调整机制,对引进高端核心人才、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给予政策支持。此外,还将全面建立管理、技术、技能等多序列并行岗位管理体系,实行与员工多序列发展通道相匹配的宽带薪酬。 

  在全员绩效考核上,将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修订省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出台完善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意见、规范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制度,符合条件的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全面实行股权激励。省属二三级非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试点覆盖面达到10%以上。   

  重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强度均不低于3%  

  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省属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均不低于3%,重点制造业企业达到5%以上,制造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比实现翻一番。新增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一批知名的生产服务型和科技服务型企业。引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省属企业拥有的“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工程、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总量增长一倍。省属企业“五年千名”博士引进计划顺利实施,研发人员数量占职工人数比重逐年增长。 

  规划披露,“十四五期间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定期组织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评比针对省属企业产业发展需要和技术瓶颈,征集“卡脖子”技术攻关需求和成果转化需求通过省级要素交易平台向社会公开发布,与社会科研资源和社会资本实现市场化高效对接,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施省属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责任制,推动省属企业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到2025年科技创新能力指数实现大幅增长。 

  此外,还将全面建立研发投入长效机制,围绕主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将研发投入强度、扩大首台(套)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应用等纳入省属企业考核,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对创新性强、周期性特点显著的企业,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实施差异化的总额管理方式。 

  公告还提出,支持研发团队(个人)以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作价入股与企业合作,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推进“人才强企”工程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山东将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支持体系把握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围绕人才引育留用等核心环节,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完善人才优先发展的相关制度。 

  此外,还将实施高端人才培育引进计划,加快吸引聚集各类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产业人才。未来五年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潜力的人才,支持各企业设立院士(科学家、专家)工作站(室),传帮带培养创新人才。 

  据了解,山东将建立科技带头人或首席专家制度,让其有职有权,自主决定团队组成、科研经费使用和技术路线调整,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 

  不仅如此,还将健全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积极引入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新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核心人才实施多层次激励,同步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新兴产业。支持企业申报博士后工作平台。 

  此外,山东要建立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增加优秀企业家培训班批次和规模,定期开展出国培训、专项能力培训,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到央企挂职,培养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提升企业家战略思维和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健全企业家培养体系,加大优秀年轻企业领导人员培养选拔力度。建好用好经营管理“雏鹰”人才库,对入库人选实行跟踪培养,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年轻干部工作系统规划,强化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历练。  

  为各大行业做“顶层设计” 

  在这份保姆级规划中,山东省国资对传统能源产业、钢铁产业等6大优势产业提出赋能提升;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9大新兴产业提出要培育壮大;铁路公路产业、民航产业等5大功能产业提出提档升级。 

  其中在优势产业上,坚持“智能、高效、绿色、安全”战略方针,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重点,大力改造提升省属企业优势产业。 

  另在新兴产业方面,要立足产业发展基础,着眼产业链延伸和价值提升,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培育壮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发挥好投资类企业资本运营优势,多渠道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助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省属国资国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在功能产业上,要发挥政策性职能和平台功能,承担好重大基础设施“投建运管”和要素资源配置等重点任务。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公路、铁路、空港、港口、航运、水利等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着力增强建设运营与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公共出行体验、服务保障品质和应急保畅效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促进传统基建与“新基建”融合创新发展。围绕产业发展推动业务协同整合,建设综合交通物流网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责任编辑:冯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