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辑——侯仰志与他的两座“桥”
鲁网·泰山财经5月4日讯 山东自古就有“尚贤”的传统,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让青年人才成为创新突破的探索者、创业创新的践行者和新潮流的弄潮者一直是山东努力的方向。随着山东在全省域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青年发展”成为山东各市党代会、人代会高频词,“山东青年创新榜样”正引领山东青年创新潮。
27岁,建起一座跨领域“大桥”
“住建事业是支撑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我一直觉得自己能从事这一行是一种幸运。”
22岁,进入住建行业,27岁,成为山东省省级社会组织最年轻的秘书长,28岁,成为济南市青联委员......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等待他的,除了幸运,那份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也将随着时间的流淌越发沉甸与明亮。
侯仰志,1992年11月生人,中共党员,济南市青联委员,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秘书长。至今仍未满30岁的侯仰志,在山东省住建系统已经小有名气。但凡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忘不了他说话时那份独有的少年气。
“他有着严谨踏实的做事风格,也不失理想主义的奇思妙想,但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这两者常常在他的有意结合碰撞下,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泰山学者王崇杰这样评价这位行业后生。
2020年8月22日,由涵盖高校、央企、国企、民营等众多单位联合发起的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在济南南郊宾馆宣告成立。这在山东省住建系统也是一件新事、盛事,在这之前,还没有哪个社会组织同时覆盖“建设”“科技”与“教育”三个领域并以此为名,而山东省恰恰也正缺少一个能贯通住建企业与住建高校的“桥梁”。
“住建这个行业琐碎又复杂,好像人的身体一样,每一个器官相互独立却又彼此关联,像是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关系一样紧密,但又完全不同,在住建行业内存在非常多诸如此类的行业壁垒。因此,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要做一座“桥梁”既是必要的,也是更加困难的。单是梳理清楚行业结构就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付出庞大的时间与精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首席顾问李术才曾这样评价这座跨领域“大桥”的复杂性。
“虽然困难,也总要有人去做不是吗,我说自己很幸运的原因就是,恰好我愿意去做这些事。”
从筹备到落地,侯仰志究竟为这座“桥”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像无数个正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着的青年人一样,他的努力也只有自己才最清楚。但外人能看到的是如今这座“桥”已经搭起来了。
自成立开始,一年半时间里,山东省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以党建引领,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协作交流、技能竞赛、教育培训和服务,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技术创新,成功实现效益破圈,不仅数百家会员单位之间在紧密交流中实现创新突破,更有上千家住建系统企事业单位,数以万名的技术工人,应届或在校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受益。
“齐鲁建设科技大讲堂”、“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这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协会的招牌,其影响力甚至已经成为山东省住建领域的响亮品牌,今年,“住建领域百所高校联席会”、“住建领域科创高质量发展论坛”、“全省住建系统重点工程创新创优劳动竞赛”也正在筹备之中。
一年半时间过去,侯仰志与这座“桥”已经证明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陈宜明总工程师在成立大会上的说法,“山东建设科技与教育协会横跨“建设”“科技”与“教育”三个领域,这种破圈融合,本就是一种创新,在这种充满年轻与朝气的创新下,这家协会必将为山东省的住建事业增添上不一样的光辉。”
29岁,建起一座乡村振兴“连心桥”
作为济南市“三下乡”“五服务”直属总队队长,在侯仰志的心里,一直怀揣着一个梦,那是一个有关“乡村振兴”的梦。
在山东省、市、区三级青联委员如何履职担当交流座谈会上,侯仰志作为代表发言时讲了一段经历。
“我在走访考察农村建设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村子,它全村共有村民八百余人,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在半山坡种植的果树。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村民每天都要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去耕作。在村庄的边缘有一条小河,它为耕作提供了必需的水源,但也阻断了村民来往的必经之路。
我去的时候正赶上汛期,山洪刚过,水位很高,我面前有一位村民肩挑着看起来有百斤的粮食,淌着水就要过河,他把鞋子先遗留在对岸,撸起裤腿,穿上水鞋,扑通一声,一脚就迈进了水里。走起来本就晃晃悠悠的身子,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危险。不夸张的说,他的身影在湍急的河水中成为了一道刺痛我的风景线。”
那次考察回来后,侯仰志开始筹建一座连接村民与“乡村振兴”的实实在在的桥。在多方努力下,协会联合中建五局等单位,落实了这件建桥、修路的公益工程。为了让这座桥最大限度的发挥价值,光是建桥方案就一改再改,建筑预算也是一加再加,这座桥预计在今年汛期来临之前竣工,届时村民就可以用上了。
修桥的事让侯仰志有了获得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党员,恰好在住建行业,那让建设带给更多人幸福,就是我的目标与价值。”
“他这个人,还是蛮有情怀的,不仅在住建这个行业,他其实也特别关注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做了很多事,但很少会听他讲起来。”侯仰志的朋友这样评价他,“不工作的时候,他经常会去一些村子,跟一些孩子们打成一片,我猜他应该是资助了一些孩子。”
今年,他又给“希望小屋”工程,捐赠了12间“希望小屋”。在他看来,“希望小屋”在当前播种的是个人的希望,将来收获的却是民族的希望。他希望自己也像“希望小屋”工程一样,聚焦民生关切,将希望的种子撒播在未来,期待并见证新的笑容的出现,不负青春韶华,持续为守护民生笑容而奋斗。
在捐赠感言中侯仰志这样写道:
汇涓涓细流,聚点点星光;以绵薄之力,助希望长城。
我谨藉着一间间小屋,送上对孩子们的祝福,愿你们的笑容像春日的天空一般灿烂,你们的未来如北极的星空一般璀璨。
“嘿,往前看哦,爱与希望,就在那了。” (通讯员 吉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