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创新基因锻造工业强市
7月4日,在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天成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个个直径达数米的风电轴承整齐排列。作为一家致力于风电大直径轴承设计与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交付运转的2万支大直径轴承实现零故障运转。
"减轻风机长时间运行对轴承的磨损,以及轴承润滑脂更新维护是行业难题,困扰企业多年。"天成机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于东东告诉记者,公司一直想开发一款免维护轴承,既能提高轴承的耐磨损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还能为风电相关企业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省成本。
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落户烟台,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其在镀膜以及高性能润滑脂两个领域的科研成果,让免维护轴承成为可能。"实验室围绕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绿色制造三大模块,确定了特种润滑材料与技术、仿生材料与技术、精密制造材料与技术等11个方向。"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乔竹辉介绍,实验室已布局建设3个公共研发平台、5个研究中心和多个联合研发中心,组建由院士、国家级人才为首席科学家的创新团队11个。
烟台,是一座因工而强的城市,工业对于全市经济加快复苏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去年,烟台市启动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加快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跨越。烟台市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设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建立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烟台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今年,烟台市围绕落实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制定了85项重点举措,并明确了实施路径、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进一步增强城市创新力。
"超前布局,突破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让高能级的科创平台成为创新的策源地。"烟台市科技局副局长许博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烟台将加快推进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等一系列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开展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力争实现一批从"0"到"1"的原始技术创新突破。
7月8日,在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里,十几位参观者立于大屏幕前,屏幕上是参观者的实时红外影像。"这是我们基于12微米红外芯片研发的世界首款130万像素热成像测温仪,一分钟可以对600人测温,最远测温距离能达到20米,获得第三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自成立伊始,便走自主研发红外传感器之路,从35微米到14微米、12微米、10微米,再到8微米,不断刷新纪录。
从"0"到"1"是原始技术创新,从"1"到"10"到"N"则意味着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依托睿创微纳的技术优势,烟台市积极布局光电传感全产业链。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项目A区已于今年6月启动建设,现有智能光电传感器研发中试平台、静电吸盘产业化等4个在建项目。B区主要用于承接转化A区孵化的产业化项目及扩能扩产项目,计划2023年启动建设,带动烟台崛起为我国北方最具特色的微纳传感产业高地。
加速科技创新步伐,营造良好创新服务环境是关键。7月3日,山东省高层次青年人才烟台对接交流会暨2022第二届驻烟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在烟台举办。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了41项企业技术需求"揭榜挂帅"项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烟台开展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揭榜制""组阁制",探索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
烟台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意见》《科技创新强市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鼓励企业创新发展。2021年,烟台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42家,2861家企业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烟台市加快完善新型孵化培育体系建设,先后搭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2家,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9家。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冰轮山大氢能技术研究院、泰和新材先进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明石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成为涵盖烟台各个优势产业的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