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万亿元!山东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增量创历史新高
鲁网·泰山财经2月1日讯(记者 吴奕萱)记者日前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了解到,近年来该行着力推进金融支农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切实加大金融对农业农村领域投入,为山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山东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6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473.8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余额同比增速13.1%,高于上年同期3.7个百分点。
据介绍,工作中,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持续完善金融支农政策,探索构建“1+N+1”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指导全省金融机构全面提升金融支农能力和水平。其中,第一个“1”是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为核心,制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实施规划》、《金融支持深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施意见》,系统推进金融服务工作;“N”是围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农业全产业链、乡村建设、政银担合作等制定若干措施,引导金融精准发力;第二个“1”指建立常态化考核评估机制,印发《山东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实施方案》,按年开展考核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作为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运行、金融债发行等重要参考依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放。
在着力推进金融支农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山东涉农信贷供给增量扩面。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支持,充分满足辖内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需求,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3681.77亿元。助力提升县域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对服务县域的农商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执行5%的低存款准备金率。全国首创“央行资金产业振兴贷”打造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业务模式,通过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低成本央行资金,支持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配比自有资金,向涉农主体发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的优惠利率贷款。聚焦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制定出台17条金融支持措施,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家庭农场贷”、“乡村好青年贷”“新型职业农民贷”等多种专属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实现增量扩面。深化金融服务“一县一品”创建工作,创新“银行+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户”等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支持打造兰陵蔬菜、阳信肉牛、昌乐西瓜等强农品牌。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扎实推进财政金融政策融合,联合山东省财政厅开展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度试点,形成了诸城“按揭农业”、寿光“信用农业”、荣成“海洋供应链融资”、武城“粮食商行”、汶上“保单融”等典型模式。制定金融担保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和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十条”政策措施,建立再贷款资金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小微企业信贷担保精准对接机制,为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创造基础条件。截至2022年末,山东省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累保额超千亿元,全年新增472.37亿元,累保、新增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此外,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方面,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推动山东省金融机构圆满完成“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并在农地单一和组合抵押业务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技术创新推出“地押云贷”“一抵通”等服务模式。联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财政厅出台股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推动健全配套政策与服务体系,形成了农村集体资产融资的武城模式、沂水模式。组织开展农村特色产权融资“自选优势项目”突破活动,大力推广林权、大棚抵押、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大型农机具抵质押融资等业务。支持在临沂市作为全国首个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开展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目前试验区形成了“乡振通”平台信息服务、不动产抵押登记“集成网办”等服务模式,打造了“金穗沂蒙兴农贷”、“金丰贷”、“高标准农田+”、“农村三块地”抵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支农惠农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