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户冻结、拖欠货款……依赖股东贷款维持营运的克莉丝汀前路何方?
鲁网·泰山财经3月15日讯 知名烘焙连锁品牌克莉丝汀日前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目前因拖欠货款、工资等约5700万元,导致银行账户被冻结,目前依赖股东贷款维持营运。
为了自救,克莉丝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认购股份协议以及公告。公告称,受疫情影响,集团业务遭受严重打击,经营困难,在支付店铺租金、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方面出现延误,截至2月18日,拖欠金额达5700万元。
目前,克莉丝汀依赖股东贷款维持营运,也正积极谋求业务多元化,计划通过合适的融资方式(如出售资产及股本融资)解决流动资金问题,并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恢复营业。
对于上海消费者来说,克莉丝汀可以说是陪伴一代人长大的面包店。有网友发帖表示,“它家的蛋挞是全上海最好吃的冷蛋挞,找不出替代品。”1992年,罗田安在上海成立克莉丝汀。当时,西式点心在上海并不十分普及。通过中央厨房工厂的生产模式,克莉丝汀快速且大量地向市面供应面包、月饼与蛋糕等食品,从而打开了知名度。
2012年,克莉丝汀登陆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烘焙第一股”。在这一年里,克莉丝汀实现营收13.88亿元,这也是克莉丝汀最为高光的时刻。
然而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让昔日的“烘焙第一股”跌落神坛呢?
2022年7月,克莉丝汀的零售门店就曾因疫情打击出现过关门停业的状况,后又在8月份门店陆续开门营业。有网友反映,重新开业后,克莉丝汀的蛋挞从4元/个涨到6.5元/个,种类也越来越少。
即便产品涨价能够带来利润的增加,但营业不过半年,克莉丝汀的不少门店又闭门歇业。而此时歇业的原因,已经不能简单归结于疫情影响。有网友在同年12月发帖称,“店员跟我说总部原材料都发不了,蛋糕做不了。可以买点面包,面包卖完之后,由于没有原材料也做不了了。”
和君咨询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曾在分析中称,克莉丝汀作为老牌烘焙连锁企业,走到今天这般境地,疫情只是压垮其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本问题在于经营管理不善,没有把握烘焙赛道机遇。“从账面上看,克莉丝汀每股净资产为负,出售股权或资产是一种自救的办法,根本之道在于能否激活品牌,经营管理上有没有正确决策。”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如今年轻的消费群体更加注重健康和身材管理,“轻甜食”的概念受到广泛追捧,克莉丝汀的式微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由于未能跟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近年来,由于烤箱、微波炉、空气炸锅在家庭中的普及和半成品的出现,让消费者在家就能轻松尝试制作甜品。“私房烘焙”模式,又让甜品行业门槛大幅降低。不少人在家就能制作甜品甚至接单售卖,对于传统烘焙品牌也产生不小的影响。
不仅如此,现下诸多的网红甜品店伴随着互联网的东风,也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了起来。各种“国潮”“新中式”烘焙品牌的出现,也让年轻消费群体拥有了更多选择,传统烘焙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难以招架。
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外部因素影响,克莉丝汀在上市初期“突击开店”和后期“内讧”等因素的相继叠加,也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自2012年上市之后,克莉丝汀不断在全国各地扩展店面,但营业收入并未取得明显提高。上市后仅两年,克莉丝汀就出现店面亏损情况,陷入了关店潮。仅仅一年时间,克莉丝汀的门店总数就从2013年的1052家,锐减至2014年的952家。
2013年至2021年,克莉丝汀出现连续9年亏损的情况,营业收入逐年下降。2021年,克莉丝汀亏损1.7亿元,关闭亏损门店55家;2022年上半年,克莉丝汀收入减少71.26%,门店数量减少至246家。
这期间,克莉丝汀的内部矛盾也在酝酿。2018年11月,克莉丝汀委任朱永宁为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创始人兼实控人罗田安卸任首席执行官,不再担任董事会任何角色。此后,罗田安多次提议召开股东大会,引发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0年5月,罗田安向港交所递交实名举报信,称朱永宁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股权和投票权,上市后的不断内斗拖垮了公司。朱永宁则称罗田安“不诚信,一片谎言”。2022年12月,克莉丝汀7名现任及前任董事还受到香港联交所谴责、批评,其内控问题浮出了水面。
根据联交所纪律行动声明,2012年,克莉丝汀与创始人罗田安姐姐拥有的上海一品轩食品有限公司签订采购协议,后一品轩陷入财政困难未完成设备转让手续,且还拖欠克莉丝汀款项。尽管如此,克莉丝汀依旧与一品轩继续签订加工协议,最终导致一品轩拖欠克莉丝汀款项结余合计3500万元。
联交所认为,罗田安作为克莉丝汀创始人、时任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未能做到诚实及善意地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前提行事,蓄意且持续地让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其他董事批准了与一品轩的采购等,没有主动向管理层查询,也没有监察及跟进。
而罗田安此前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作为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本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随着一些追求赚快钱的基金进入,管理层出现分歧甚至内讧,导致很多战略无法实施,最终掉队。”
如今,这位“烘焙第一股”能否度过寒冬、重新崛起,仍然有待继续观察。(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