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青岛国资委转发文章肯定海信、双星混改成绩

2024-02-09 09:21:23 来源:泰山财经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泰山财经记者 长风

  近日,青岛市国资委官方微信号转发《青岛财经日报》头版文章,对海信、双星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绩予以肯定。

  泰山财经记者注意到,该文章题为《资产总额首超3万亿,实力诠释青岛国企担当》,首次刊发于2月4日的《青岛财经日报》头版,《青岛财经日报》由青岛市属企业青岛出版集团主办。

  文中称,在青岛市直企业资产总额迈过3万亿元大关的背后,首先应当讲述的便是"国企改革"。纵观国企改革进程,企业混改是青岛的重要实践,其中海信与双星极具代表性。

  据了解,青岛市早在2001年就开始推动海信混改,市体改委当年曾下发《关于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获准设立的通知》,同意以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青岛海信电子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信电子"),通过该公司对海信骨干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并设计了"人在股在、股随岗变、离岗退股、循环激励"的股权激励原则。

青岛国资委转发文章肯定海信、双星混改成绩

  2019年,青岛市国资委发布《青岛市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招商项目书》,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以海信电子为主体进行混改,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青岛新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战略投资方,最终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市场化的治理结构,海信电子后更名为海信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了海信的活力。据中国经济网等媒体报道,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今年1月对外透露,2023年,海信集团营收突破2000亿元关口,海外收入858亿元,占比达42.6%。

  双星集团与海信集团曾同属青岛市国资委直接控股的市属重点企业,也是青岛五朵金花之一,近年来也冲在了国企改革前沿,混改后成为青岛城建投资集团子公司,并向民营股东山东省鑫诚恒业集团出让15%股权。

  "与海信以二级子公司为主体不同,双星是青岛市第一家在集团层面进行混改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双星成为青岛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上述文章中表示,混改后双星集团搭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青岛国资委转发文章肯定海信、双星混改成绩

  泰山财经记者了解到,2023年,双星集团营收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实现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同比增长136%。子午胎在中国轮胎行业排名由五年前的第17位发展到第2位,首位度超过95%,其中海外营收第一,轿车胎第一。

  2023年,青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第三次获得国家A级评价。"海信与双星的混改,是青岛市国企改革的代表性案例,也正是凭借这些成功实践,青岛的国企改革进程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文中称。

责任编辑:吴太峰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青岛国资委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