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高质量就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鲁网2月27日讯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积极推进高质量就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一、充分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
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力,融合了先进科技、高端人才、现代管理等多方面要素,具有创新性、绿色性、融合性、共享性等几个显著特点,是一种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突破、生产力创新、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要素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优质、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为新时代全面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动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只有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为我国以科技自立赢得发展主动权、以技术升级创造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选择提供坚实保障,为我国“变道超车”“换道领跑”提供了更多可能。另一方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将前沿科学技术用于传统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和改进提升,朝着创新、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使经济增长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实现物质生产的现代化,塑造我国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新质生产力是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动力支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质量发展阶段,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亟需改变,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新途径,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经济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进而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就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高质量就业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经济的整体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带来了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快速发展,引领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可持续方向发展,这些产业对于提高就业质量、创造高品质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创新创业,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四)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就业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劳动力作为支撑,而高质量就业又能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绿色、智能、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这与高质量就业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高质量就业有助于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激发劳动者的创新潜能,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高质量就业还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水平,降低社会不平等,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在高质量就业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高质量就业还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新质生产力对就业领域提出新的要求
“新质”就是“新的质态、新的形态、新的形式”,新质生产力是更高质量的、更高效率的、更现代化的生产力,其落脚点在于生产力水平之高度发展。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劳动力市场需求逐渐减弱,需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努力在科技创新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以贯“通”融“合”之法持续为新质生产力铺路架桥、添翼赋能。
(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位推动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有助于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目标、战略和路径,避免盲目性和碎片化,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顶层设计能够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此外,加强顶层设计有助于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
二是完善体系建设。发展新型生产力需要完善体系建设来支撑产业升级、促进技术研发、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新型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依托于特定的产业体系,完善的产业体系可以提供更好的产业支撑,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更好地保障这种经济效益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就业领域实现结构性调整
一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在迅速改变着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市场格局。企业需要进行深度的转型升级,这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升级,如引入新技术、优化生产流程等,更包括管理层面和战略层面的变革,如创新管理模式、调整发展战略等。只有全方位的转型升级,才能使企业真正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绿色发展,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共享发展的需要。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企业需要研发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工艺,以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新质生产力的各个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
一是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高素质人才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研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将新质生产力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能更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不仅是对人权的尊重,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充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才能真正释放他们的生产潜能,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三、多措并举推动高质量就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发展及其与高质量就业的互动关系,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其发展不仅关乎国家经济命脉,更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质量就业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加强顶层设计、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提升、区域协调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多措并举,以高质量就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与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高质量就业。
(一)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政策体系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形成高质量就业与新质生产力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要完善调控手段,充实政策工具箱,强化财政投资、消费、产业、区域政策支持就业导向,实现与就业政策联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让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促进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就业,扩大服务业就业,拓展现代化农业就业空间,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积极培育人工智能、5G通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区块链、物联网、量子技术、细胞医疗等未来产业,让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后衔接、有机结合。
(二)加强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
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因素。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研发经费占比,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紧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契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提高产业附加值,创造更多高品质就业岗位。
(三)提升人力资本,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人才对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注重培养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人才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和权益保障,提高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手段,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强化区域协调,推进绿色发展
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区域协调,推进绿色发展。要加强对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发挥统一大市场的优势,推动区域间产业合作和资源共享,提高劳动力流动性和就业质量,打破地域、行业、体制等限制,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产业布局优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引导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提供绿色就业岗位。要推进绿色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五)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就业环境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就业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就业、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合理配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持续加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助于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构建精准识别、精细分类、专业指导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的活力。(通讯员 毕京福 马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