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315】深陷捆绑理财、暴力催收等贷款纠纷,百信银行业务合规性承压
泰山财经记者 张润邦
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再被提及,日前,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的2025年“3·1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过去一年,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诸多金融产品和金融平台涌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风险及金融乱象也随之而出。
日前,于先生(化名)就向泰山财经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贷款遭遇。“我在‘好会花’上贷了3万块,一年期,每个月大概还3000块,但账单生成了,钱却取不出来”。
根据于先生描述,今年2月底,因为资金周转需要,他在“好会花”APP上申请了一笔3万元的贷款,在提交身份证和银行卡后,账单很快生成了,但却需要再单独购买一个200元的理财产品才能提现。
“贷款是用来资金周转的,提不出来还有什么用”,在于先生看来,申请贷款时没有任何提现要求的相关提示属于合同“欺骗”,但在跟客服要求撤回账单时遭到了客服的拒绝,并被告知如果逾期,将按合同约定赔付违约金。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于先生的案例也并非孤例。多位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后都遇到了需先买理财才能提现的经历,部分投诉人表示,需要购买两次分别为200元和1300元的理财“解除保护机制”,方可提现。
资料显示,“好会花”是中信百信银行(简称“百信银行”)旗下的一款纯信用线上信贷产品。11日,记者登录“好会花”小程序后看到,目前借款人最高可申请20万元贷款额度,标识的年化利率为4.86%----24%,按日计息。
在申请额度下方,好会花标注“可以绑定微信或支付宝直接消费”,但未表明是否支持直接提现或提现时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销售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258号)第三条,记者看到,银行应当在其所销售的金融产品合同中明确标注各种费用的种类、金额和计算方式,不得采取捆绑销售商品或者服务的方式。
除了捆绑理财,暴力催收也成为百信银行被投诉的高发区。经不完全梳理,仅在今年,黑猫投诉上就有数十条其暴力催收的相关投诉,贷款逾期后,借款人常常被频繁催收,催收对象包含同事、家人及朋友。
资料显示,百信银行是由中信银行及百度联合发起设立,依托中信银行的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客户经营及风险管控体系,以及百度公司互联网技术和用户流量资源,推出了消费金融、小微金融和财富管理三大核心业务。
而消费金融一直是百信银行的营收“大头”。2020年百信银行企业贷款余额约20亿元,而个人消费贷款就高达396亿元,为企业贷款的近20倍。
2021年财报显示,其个人消费贷款从2020年的396亿元,激增到约532亿元,同比增长34.34%。
也正是在那两年,百信银行脱离亏损步入盈利期。自2021年实现稳定盈利以来,百信银行目前总资产已突破千亿。
只是,2024年以来,百信银行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末,百信银行总资产1046.1亿元,较去年末的1125.11亿元减少约79亿元,同时贷款余额也缩减了45.42亿元;营业收入22.35亿元,同比下滑3.54%,净利润4.65亿元,同比下滑2.92%。
面对业务失速及投诉增多,百信银行的战略部署是否会发生变化,其2024年消费贷业务占总营收占比以及自营消费贷、平台消费贷的占比情况如何,未来将如何取得发展及合规之间的平衡,对于上述问题,10日,记者向百信银行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