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资金挪用引发关注,富民银行贷款规模出现回落
泰山财经记者 张润邦
因涉嫌挪用子公司资金,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华金控”,证券代码:03903.HK)执行董事张国祥及秘书任为栋,近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一消息引发了外界对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民银行”或“该行”)的广泛关注。
3月25日,瀚华金控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执行董事张国祥及秘书任为栋家属的通知,二人因涉嫌挪用资金,已被沈阳市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此举与沈阳市公安局对其子公司——辽宁富安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富安资产”)的资金挪用调查有关。
辽宁富安资产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地方性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瀚华金控持有其40%的股权,通过全资孙公司辽宁瀚华资本持有其中的20%。
该事件除引发舆论对瀚华金控关注之外,还引发了外界对旗下富民银行的关注。
工商信息显示,富民银行成立于2016年8月16日,目前注册资本为30亿元,是中西部地区首家民营银行。瀚华金控持有其30%股权,是该行的第一大股东。
作为富民银行的主要股东,瀚华金控与该行的业务往来一直较为频繁,这也是外界对富民银行产生关注的原因之一。
根据富民银行的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富民银行向瀚华金控及其关联方提供的关联交易金额分别为31.2亿元、15.5亿元、14.6亿元和14.3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至2023年,富民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76亿元、19.70亿元、20.26亿元,2024年营收小幅增长至20.96亿元,维持在20亿元左右的水平。
同期该行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3.27亿元、3.33亿元、4.09亿元,2024年实现净利润4.21亿元。
存款方面,近四年,富民银行一直保持着净增加状态。具体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富民银行吸收存款规模分别为285.72亿元、336.06亿元、373.42亿元和408.89亿元。
然而,与存款规模的稳步增长相比,2024年富民银行的贷款规模却出现了下滑。
具体而言,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的规模分别为365.79亿元、366.99亿元、415.16亿元和390.96亿元。2024年贷款规模下降至400亿元以下。
业内人士表示,在存款持续增长的同时,富民银行贷款规模却出现了下降,存贷“剪刀差”可能对银行的盈利模式及风险管理产生潜在影响。瀚华金控的实控人风波是否会进一步加剧该行的财务压力,仍有待观察。
就外界关注的银行股权结构稳定性、存贷“剪刀差”出现的原因等问题,记者向富民银行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