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行增利背后:百亿低效资产“腾挪”打开盈利空间?
泰山财经记者 张润邦
随着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郑州银行”)2024 年年报的公布,投资者迎来了久违的分红消息。公告显示,郑州银行计划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2元。
在此之前,郑州银行已连续四年未进行现金分红,泰山财经关注到此次分红的实现着实不容易,有迹象显示,除了郑州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提升外,其背后离不开河南省管金融机构的参与、属地财政系统的“托底”,以及监管政策带来的影响。
监管新规施压,分红解困
年报数据表明,郑州银行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8.77亿元,净利润18.76亿元,并宣布了上述分红计划。
回顾2022年和2023年,郑州银行净利润分别为24.22亿元和18.50亿元,虽连续盈利,但在2020 - 2023年这四个年度均未进行现金分红,因此被股民称为 “铁公鸡”。
去年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后的退市规则,新增了针对分红不达标的风险警示措施,即对不符合分红要求的上市公司实施ST处理。
按照主板上市公司触发ST的条件,若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且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为正,同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年均净利润的30%,且累计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就会被ST。
2024年作为新规实施后的首个会计年度,考核区间为2022 - 2024年。若郑州银行在2024年未能达到分红指标,2025年则极有可能成为A股历史上首个被ST的银行股。此前,在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上,众多投资者向郑州银行询问ST风险相关问题,但均未得到该行回应。
此次郑州银行推出分红方案,暂时解除ST风险隐患。而在这之前,郑州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其中与河南唯一省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百亿资产置换备受瞩目。
百亿资产转让中原资产,资产结构优化
去年9月5日,郑州银行发布公告,计划向中原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中原资产”)转让资产。
根据公告,拟转让资产在扣除减值准备前,本金及利息账面余额约为150.11亿元,该行已针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49.92亿元,剔除已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主债权净额约为100.19 亿元。
同年10月7日晚间,郑州银行公告称,已收到中原资产支付的50亿元现金及价值50亿元的信托受益权,并将标的信贷资产及其他资产全部转让给中原资产。
郑州银行拟转让的资产中,一部分是信贷资产,主要为发放贷款及垫款,占比约68.51%;另一部分是金融投资本金43.80 亿元,占比约31.49%,其中信托计划本金41.24亿元,资管计划本金2.56亿元。
郑州银行表示,这些拟转让资产已属于低效益资产,通过此次资产转让,能够减少潜在资产损失,实现资金快速回笼,改善银行流动性。完成资产转让后,预期该行资本充足率将有所提升,抗风险能力也将增强。
的确,从年报数据来看,郑州银行资产规模进一步增长的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2024 年,该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1.8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8.92亿元,降幅达11.04%,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的降幅最为显著。
同时,在贷款迁徙率指标方面,2024年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的速度虽较2023年有所上升,但已回落至2022年水平,且与2021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
百亿资产再“腾挪”,最终接盘方为郑州国资
然而,这笔百亿元规模的资产交易在三个月后出现新动向。
2024年12月13日和12月24日,中原资产与郑州郑信鼎新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 “郑信鼎新”)签订《资产转让合同》,先后转让郑州锦鹏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28户不良债权以及海南盛典实业有限公司等19户不良债权,转让价款分别为72.2亿元和27.9亿元。
而这些资产正是三个月前中原资产从郑州银行收购的150亿资产包中的全部内容。
公开资料显示,郑信鼎新成立于2024年7月30日,注册资本120 亿元。虽然执行事务合伙人是隶属于河南省财政厅的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但出资人几乎清一色地来自郑州市财政局和郑州市国资委下属企业。
业内人士指出,郑州鼎新的成立时间颇具深意,很可能就是为了承接郑州银行上述规模达百亿的信贷资产。通过中原资产这一中间环节,该交易巧妙避开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该人士同时强调,此次郑州银行百亿低效资产“兜兜转转”最终回到郑州市财政局和郑州市国资委下属企业作为主要出资方的有限合伙企业手中,也彰显了郑州市对属地城商行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