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银行 > 正文

银行随意停贷抽贷再遭制止 避免企业违约债雪上加霜

2016-08-05 15:27:00 来源:北京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处在资金漩涡中的企业将迎来一个好消息。昨日,有报道称,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银行“债委会”不得随意停贷、抽贷,要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解困。事实上,这已不是监管层第一次发声,在帮助企业渡过寒冬的同时,也对“跑得快”的金融机构再次敲响警钟。 

  银行“抽贷”遭制止 

  昨日有消息称,银监会办公厅已下发《关于做好银行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第十三条明确指出,各债权银行金融机构应当一致行动,“不得随意停贷、抽贷”,通过收回再贷,展期续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实现解困”。 

  北京商报记者向相关人士求证这一消息,但未得到正面回应。不过,制止银行恶意抽贷、停贷已是目前监管机构的明确态度,在此之前,监管层便有过多次喊话。 

  今年6月,国务院督查组赴18省市调查民间投资下降原因,各地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就是银行抽贷。对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求,防止对一些信誉好、有市场的企业“抽贷”、“压贷”,对市场前景好、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此前,一行三会也曾联合发文,鼓励金融机构对钢煤企业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地产能过剩企业的融资情况则更为焦虑。以昔日“因煤而兴”、今日却“因煤而困”的山西为例,7月,山西省主管金融的副省长王一新带领地方九大煤企“抱团”赴京筹集资金时曾对媒体表示,政府带队来京路演的初衷就是希望省内优质煤企的存量贷款得到接续,债券得到认购。同月,山东政府还出台政策,规定单方面抽贷、断贷金融机构要被“严肃查处”。 

  债券违约引担忧 

  银行抽贷问题,实际已经困扰政府和企业多年。企业资金一时吃紧,银行就争相抽贷、缩贷。 

  但从银行角度来看,隔离风险是最重要的。如今年债券违约事件频发,这些债券企业已成为银行眼中最危险的群体,云峰集团、亚邦集团等在违约前就遭遇了银行的抽贷、压贷行为,最终公司资金链中断。 

  业内人士认为,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的持续暴露或导致银企关系更加紧张,银行抽贷和压贷行为可能更加普遍。Wind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今年上半年债券违约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这一数据是去年全年的两倍,下半年债市将迎来创历史的2.72万亿元到期规模。另据测算,全球债市投资级债券违约概率一般低于0.52%,但我国高风险企业一年违约概率已达到5%以上。 

  “随着债券违约事件的增多,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信用风险更加敏感,收回债务资金的危机感也更强烈,这一点在银行债权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随着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银行在信贷投放方面也比较谨慎,对于发生负面事件的企业信任度较低。”中诚信国际分析团队表示。 

  过度自保殃及企业

  银行自保的这一做法带来很多问题。山东省德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朱恩鹤和副主任赵小广撰文指出,除了会导致企业资金链中断,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外,银行抽贷后,一些企业尤其是还贷额度较大的企业为了弥补资金缺口,不得不借贷于民间过桥资金,而民间过桥资金利率低则年息30%,高则50%-100%,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也导致民间高利贷市场急剧膨胀。 

  此外,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即使企业能够续贷,其审批时间少则半月,多则数月,极易造成企业持续性资金断档,最终导致资金链彻底断裂。 

  甚至有的银行因为一个地区出现一起风险事件,就把该地区所有企业拉入“黑名单”。去年7月,人民日报也曾发文质疑银行抽贷行为,称“跑得快就能防风险吗”? 

  因此,监管层轮番喊话银行债权人不要随意停贷、抽贷。业内人士指出,银监会此次规范目的,一方面就是意在防止恶意博弈性抽贷出现,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相关各方能够组团盘活债务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制止的不是所有银行不许抽贷。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对银行的这个规范是有前置条件的,被制止的是不合理的抽贷行为。但如果企业确实不行了,会垮下去,正常的银行信贷是可以退出的,不然最终损害的还是老百姓(49.180,-0.70, -1.40%)的利益。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