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首页 > 财经频道 > 银行 > 正文

现金不是“老古董”——整治现金拒收,中信银行济南分行在行动

2025-04-18 13:20:0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移动支付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席卷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繁华都市的大型商场,还是街头巷尾的小商小贩,收款码随处可见,“扫一扫”似乎成了默认的支付方式。在享受便捷的同时,现金这个陪伴人类数千年的传统支付工具,却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

  现金绝非只是一叠纸或一堆金属,它承载着重要的意义。从法律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这赋予了现金在我国支付体系中无可替代的法定地位,它是国家信用的象征,是经济活动中最基础、最可靠的支付手段。

  从社会层面来说,现金支付覆盖了各个群体,尤其是老年人、残障人士以及一些对新技术接受度较低的人群,他们非常依赖现金进行日常交易。拒收现金,无疑是在这些群体与正常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剥夺了他们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权利,加剧了社会的“数字鸿沟”。

  在经济层面,现金的流通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它的存在确保了交易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于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秩序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中信银行济南分行近日在多个网点及周边举办了整治拒收现金的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答疑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现金支付的重要性。社区老年人群对此纷纷点赞,认为该系列活动切实维护了他们的权益,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包容。

  该行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宣传引导,确保现金支付渠道畅通无阻,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支付权益,让数字时代的支付更加温暖。

责任编辑:张子川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