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集团“数据链”拉开“智慧工厂”大门

2020-01-10 13:3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1月10日讯 记者从山东省国资委官网获悉,磅房不仅实现无人值守,而且每辆车过磅仅用十几秒,时间缩短了近8倍,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东华水泥公司磅房,曾担任司磅员的陈守霞看到这一幕,至今还如做梦一般。 

  陈守霞介绍,公司自从对物料管理实行智能化改造后,她和其他11名司磅员就“下岗”了。后来她成了一名机修车间设备维修工,负责地磅的基本维护、数据校对,以及无人值守系统硬件故障处理等工作。 

  这是东华水泥公司打造“智慧工厂”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东华水泥公司深入推进“一提双优”,加快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步伐,在水泥行业率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打造“智慧工厂”。 

  “我们首先以物料流程管理作为‘大数据’应用的突破口,从数据采集到录入,再到现场应用,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现在初步实现了智能装车以及磅房、堆取料机等多个物料管理环节的无人值守。”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在该公司大门口,笔者发现以往排着长队的货车不见了,从预约拉货、送料到出厂,司机只用一张卡就能快速完成所有任务,整个流程看不到一名操作工,原来的近20名工人全部离开了原岗位。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大数据”应用在水泥行业尚属首例,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系统改造过程中困难重重,在最初的磅房无人化改造中,组织新入厂大学生和技术人员,配合厂家昼夜不停地采集数据和调试,为后期改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谈到“大数据”应用的效果,该公司熟料事业部副部长、供料车间主任弥书军最有感触,他亲眼见证了改造前后的巨大变化。现在,现场无人工作,只需在中控室进行监控,防止了职工接触粉尘、噪音等职业危害因素。“系统自动布料、取料,人力被解放出来,现场实现无人则安,管理起来也更轻松了。”弥书军说。 

  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推广应用,对设备操作保养、维护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智慧工厂”建设步伐,该公司专门招聘了1名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同时注重内部培养,将有多年技术工作经验的祁秀芹、马延国、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原仓库主管孙冲、对编程有浓厚兴趣并自费学习的原中控操作员惠井洲,从众多人员中挖掘出来,成立了“智能制造”办公室,为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物料流程实现智能化,也就代表物料全流程数据链得以完善。之后,该公司又在这条数据链与生产的对接融合上深度思考。“建设智慧工厂,要统筹好与现有系统的配套衔接,坚决避免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问题发生。我们按照这个要求,将‘水泥智能销售系统’与‘工业大脑’进行了对接。”该公司负责人说道。 

  “工业大脑”是该公司使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数字模型,代替中控操作员进行自动控制、精准操作。物料全流程中产生的销售、采购、熟料及原燃材料质量等所有数据均录入“水泥智能销售系统”,系统对接“工业大脑”,为彼此调整进料计划、生产计划、生产调控等提供了精准、精确的方向,第一条循环数据链成功实现。 

  “公司每天物料进出厂多达3万余吨,七八百辆车进出,从供应计划管理到入棚、入库、入窑、出厂无一人在现场,全用大数据实现精准管理。”王建国说,应用“大数据”实现水泥厂智能化制造和管理,是公司迈向“智慧工厂”建设的第一步,目前已经启动了对管理链条、能耗链条等项目的探索研究,努力将公司打造成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