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微言:獐子岛的灾难不是个案

2014-11-25 09:3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向以绩优成长公司形象示人的上市公司獐子岛,作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最大的黑天鹅事件,突然火了。

  火的原因,是其10月底公告称“价值8亿元的虾夷扇贝绝收”,这个消息此前毫无征兆。在股民心里,这时候还沉浸在上市公司三年前给出的重大利好,扩大水产养殖范围将给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增长。

  这个消息无疑是一颗巨型的深水炸弹,对于一直相信獐子岛将实现巨额利润增长的投资者来说,欲哭无泪,面对仍在停牌的獐子岛,迎接他们的可能是一个个无情的跌停板。

  郑重前几天做过一篇关于獐子岛事件的报道,还想说几句,是因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原因很简单,獐子岛影响的不仅仅是其本身,更大的影响是带来了整个农林牧渔上市公司的危机。

  一个现实是,有一家水产公司计划借壳上市,与壳公司已经签好合同,并交付诚意金,没想到獐子岛事件出来,对方还考虑到水产行业不景气,借壳上市就黄掉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场比千万元彩票的概率都要低的冷水团灾害,稀里糊涂地带走了獐子岛价值8亿元的虾夷扇贝。但市场不相信“奇遇”,甚至在獐子岛10月31日与投资者交流时,有投资者要求超百万亩扇贝损失“死要见壳”。

  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獐子岛董秘的回答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基本的信任”。

  在郑重看来,这个回答就是“找骂”的节奏。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基本的信任,但你TMD要做出让人信任的事情来啊。

  我们看一个现实,就在今年8月底獐子岛披露的中报中,这家上市公司还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最多有可能预增20%,但巨额存货突然“报废”,暗示上市公司对于价值10亿元的虾夷扇贝损失可能是“秘而不宣”。

  原因很简单,季报不需要审计,獐子岛上半年预增,下半年变脸是“没问题”的。

  实际上呢?獐子岛还在等待结论,不过主营稻米加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万福生科,在上市一年后就被查出上市前虚增收入近10亿元。

  不仅仅獐子岛。

  更早是蓝田股份。投资者曾经相信过蓝田股份亩产万元的业绩神话,然而几年之后,相信神话的投资者带着眼泪退市了。

  这种由于相信而被欺骗的并不是个案,后来的万福生科、绿大地等都让投资者领悟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相信上市公司的话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再来看,在市场重大财务造假事件中,农林牧渔业类比重较高,包括银广夏、丰乐种业、草原兴发、绿大地等都发生过震动市场的造假。这其中原因较多,比如说此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或存货难以核查,有些是掩盖在水下的鱼或其他生物,很难搞清楚,而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也为此类公司造假提供了便利。例如,草原兴发以2004年前后的禽流感为借口,虚构向养殖户赔款3.39亿元。

  对于农林牧渔类上市公司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郑重看到的,这些公司无一例外的态度是“风险很大,买者自负”。

  来看獐子岛,早在2006年上市之前,其就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面临存货规模较大及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风险,以及水产养殖病害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不仅仅獐子岛,靠天吃饭,似乎成了农林牧渔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通用借口。用审计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农林牧渔上市公司对存货监管要求十分专业,一些公司借此瞒天过海,虚构存货、虚增资产一旦暴露,很有可能打着“天灾”的幌子进行隐瞒。

  在郑重看来,必须加强对农林牧渔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管,要防止上市公司忽悠中介机构,也要防止公司与审计人员联手忽悠投资者。对相关行业上市公司遭遇天灾的情况,不仅要有会计师事务所的意见,也要有行业协会、专业科研机构和行业相关企业的综合意见参考提供给投资者和监管部门。

  对于獐子岛来说,很简单,不能8亿元存货说没就没。(文/郑重)

责任编辑:宋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