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大,品味学问的“味道”
鲁网5月9日讯 近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新华社记者李斌、魏梦佳、刘苗苗所著的《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一书面世,本书聚焦北京大学,深度访谈林建华、陈堃銶、楼宇烈、叶朗、袁明、姚洋、陈春花、董强等8位著名教授、学者,在一问一答、交流碰撞之间,读懂智慧人生之“味”。这些学者身上更是蕴藏着许多关于人生的学问,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学问,有时候远比“学问”本身更为重要,读此书不仅能品学问之“味”,还能品人生之“味”。
他们的人生际遇各不相同,他们的治学方法各有精妙之处,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能体味到学问的“味道”,能感受到他们对学子、对教育、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学问的“味道”:与燕园“大脑”面对面》作者们以“味道”为标准“品味”学问,从一个新视角出发提出了新问题,并试图用对北京大学一些学者的访谈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问是生活的特殊部分,任何人都有生活体验和经历,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学问。学问也是在人类生活进入较高级的发展阶段时,才成为社会中部分人的生活方式的。并且,这部分人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机制才从普通人中筛选出来的。因此,学问的“味道”与普通人的生活味道不尽相同,它会更丰富、更真纯、更深沉、更浓烈、更细腻、更珍稀,这将成为本书特殊且可品味之处。
在谈到我们说要“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话题时,林建华提到,大学实际上是通往未来的一座桥梁。老师跟学生的对话、学习基础知识与面对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都是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对话,是有体会和有经验的人与“未来人”之间的对话。教育不是为了今天,是为了明天,是要让学生为明天做好准备,这也是“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对学校、老师和我们的教学计划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把过去的这种教育模式,称为静态教育模式。“静态”是什么意思?就是过度注重知识传授,注重专业体系的完整性。这种教育模式在社会变化比较缓慢时,还能够勉强适应社会需要。但在社会快速变化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应当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这些才是更基本的、更能适应未来的教育。
面对时代不断提出的重大课题,这些北大教授、学者对于时代的思考,发人深省,读者可在书中感受他们的真知灼见,他们的本色与初心。他们勤于思考、敢于直言,将一腔热血、拳拳之心化作呼吁、建议。他们直面教育方面的尖锐问题,认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重要的历史使命,要下功夫去研究和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经坎坷、不易之后,他们仍有这份坚持和执着,保持学者本色、赤子之心,令人动容。
本书也是一部蕴藏大智慧的人生之书。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学问,有时候远比“学问”本身更为重要。书中所采访的每一位教授、学者,在他们身上不仅有许多真学问,更蕴藏着许多关于人生的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对生活困惑、迷茫及有所追求的人来阅读和品味。
作为深具人文底蕴的高等学府,北大有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而北大精神的核心与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本书让我们走进新时代的北大,以北大为窗口,解读民族密码,感知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