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芯连心 山海情”实践团赴云南三下乡风采:红色研学篇

2024-09-19 11:57:1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让青年学生亲身感受党的峥嵘岁月,深入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今年暑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民族学子与内地同学共同组成“芯连心·山海情”民族团结实践团,跨越两千多公里奔赴七彩云南,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交流+主题宣讲”等形式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子在“见物见人见事”中汲取红色精神力量,在“有形有感有效”中助力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伴随着低沉厚重的校歌,七十多年前三校师生长途跋涉68天、跨越3500公里南转西迁的历史场景浮现在实践团眼前。南迁途中的指北针、日记,教授治学自编的教材,学生课堂笔记……队员们专心致志地端详着每一件展品,不时驻足讨论,感悟着西南联大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化笔成缨学术救国的时代精神。成员杨淑娴在参观留言本中满怀感慨地写道:“在这里,我看到了昔日大学生熊熊燃烧的红色信仰,他们矢志报国、永不屈服的民族魂深深震撼了我。身为新时代青年,我要扎扎实实学好本事,以信息‘芯’报效祖国!”

  为进一步了解云南红色历史,实践团继续前往被朱德元帅誉为“中国革命熔炉”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参观学习。从旧时军校学员日常训练的“换岗操演”仪式,到中国远征军纪念馆内抗击日寇的12岁娃娃军铜像,再到“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主题展内的英雄事迹……实践团在参观历史文物、回望历史场景、聆听感人故事中,深刻体悟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真切感受到云南“文武双全”两所学校背后蕴含的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出讲武堂沿翠湖西路向前,实践团来到闻一多先生故居,全体队员重温了悬挂在故居墙上的《最后一次的讲演》,肃立在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纪念碑前,静静地向这位坚定的民主战士致以哀悼敬意,为先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动容。

  以“红”凝心,感悟红石榴团结精神。云南民族众多,被誉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为欣赏民族文化瑰宝、感受民族融合之美,实践团师生走进全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云南民族博物馆。

  观“中华民族一家亲”风物长卷、览云南民族文化展,体验民族“非遗”研学活动、录制《同为石榴籽》主题微团课……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内,实践团不仅近距离观赏到各种珍贵的民族文物,还用镜头记录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光辉历程。“在我的家乡保山,生活着12个世居少数民族,从小我就居住在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在情景式微团课录制中,彝族学生瞿向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了身边的民族团结暖心“小故事”,让队友们真实感受到“各民族如同石榴籽一般紧密相依”的生动实践,用正能量声音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红色研学最后一站,实践团来到地处乌蒙山区腹地的昭通市,与该市少数民族人大代表阮殿雄交流座谈。阮殿雄热情的接待了队员们,讲述近年来当地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付出的努力。他深情的说,“我一直扎根在鲁甸县马鹿沟村,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蜕变。民族团结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已经深深融入在乡亲们的血脉里了。”

  采访结束后,队员们与阮殿雄合影留念,临别前,他对大家说:“你们都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你们好好学习、脚踏实地,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实践团成员纷纷回应,表示要把这次红色研学的实践收获带回家乡、带回校园、带给身边的人,在传承接力中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贡献力量。

  本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实践团师生深度了解云南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经历了精神上的震撼和洗礼,也在见证云南各民族交往交融的生动实践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下一步,实践团队将借助新媒体技术,致力于把专业知识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通过开展红色经典朗诵、红色情景剧、身边的团结故事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诠释与传播红色文化、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用“芯”之声唱响新时代“最炫民族风”。

责任编辑:杨永明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