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乌兰图雅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 共探音乐与电影的融合之美

2025-04-21 16:34:0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4 月 21 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暨华语音乐排行榜 “创榜 20 周年” 庆典活动于北京盛大启幕。张宏光、孟文豪、乌兰图雅、李杰、皓天等嘉宾汇聚一堂,共同为本次活动助力。

乌兰图雅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 共探音乐与电影的融合之美

  当日上午的论坛现场,嘉宾们围绕 “如何让音乐雕刻电影时代” 这一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乌兰图雅以其深耕音乐领域多年的创作与演唱经验为切入点,生动阐释了音乐与电影之间密不可分的艺术联结。她指出,音乐堪称电影的灵魂载体,能够以细腻的旋律精准传递影片的情感内核,引领观众沉浸式踏入电影构建的情境世界。她特别提及经典电影配乐对作品的升华效应,强调音乐在架构电影时空维度、塑造角色性格特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乌兰图雅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 共探音乐与电影的融合之美

  在与嘉宾们探讨民族音乐在电影中的创新运用时,乌兰图雅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洞察。她表示,民族音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将其有机融入电影音乐创作,不仅能为影片注入独特的艺术韵味,更能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她以 1953 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敖包相会》为例,指出这首蒙古族经典歌曲通过电影媒介广泛传播,不仅让草原上的纯真爱情与民族风情深入人心,更成为中国民族团结的文化象征。而在当代电影《哪吒》中,呼麦元素的创新运用则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典范 —— 蒙古族喉音艺术与奇幻叙事的结合,既彰显了电影的 “东方神韵”,更诠释了各民族文化共融共生的美学追求。这一系列案例印证:民族音乐绝非静态的文化符号,而是电影中塑造氛围、强化情感、构建文化语境的动态艺术工具。

乌兰图雅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 共探音乐与电影的融合之美

乌兰图雅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 共探音乐与电影的融合之美

  在华语音乐排行榜 “寻找百位音乐人计划” 启动仪式后,乌兰图雅在 “一路歌唱” 环节登场,倾情献唱代表作《阿尔山的姑娘》。她极富感染力的嗓音与悠扬的旋律交相辉映,瞬间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乌兰图雅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 共探音乐与电影的融合之美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电影与音乐的跨界盛宴,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对话之旅。乌兰图雅以其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实践经验,为音乐与电影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启迪。期待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更多像乌兰图雅这样的艺术家能继续以音乐为笔、以情感为墨,在光影世界中勾勒出更绚烂的文化图谱,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跨界融合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责任编辑:赵家豪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