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镇入选山东第三批"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名单

2020-05-22 14:36:00 来源: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5月22日讯 根据《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于今年三月安排部署第三批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议和推荐名单公示,确定将东营区龙居镇纳入山东第三批“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名单。

  千年古镇  黄河记忆

  龙居镇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繁衍。龙居镇有盐垛斗虎、短穗花鼓、龙居丸子、龙居的传说、龙居月饼等众多国家、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龙居镇大力挖掘非遗文化,打造非遗平台,开发非遗产品,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建设国内最大的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近年来,龙居镇实施黄河南展区搬迁改造工程,19个沿黄村搬到社区集中居住。为留住黄河老村落“乡音、乡情、乡愁、乡貌”,龙居镇对6个搬迁后的老村落进行整体修复性改造,整合打造中国龙文化旅游区,总规划面积3000亩,计划投资5亿元,包括黄河三角洲非遗文化产业园、“大河丝语”蚕桑小镇、黄河书院、刘氏庄园四个分项目。其中黄河三角洲非遗文化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350亩,预计投资1.2亿元,建设“两街、四区”。“两街”为非遗步行街和非遗大集街,“四区”分别是演绎、传承、体验和非遗创客活动区。目前,龙文化旅游区项目已完成立项和融资,即将开始建设。

  传统非遗持续绽放光彩

  龙居丸子历史悠久,相传龙居丸子是当年赵匡胤怒杀"郎一刀"后,当地有一姓史的厨师连夜肉丸来感谢赵匡胤,因风味独特,食用方便而深受赵匡胤喜爱。在龙居,素有无丸子不成宴的习俗,此菜精选家禽后腿精肉,用纯正的黄河水氽制而成,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弹性好、口感脆等特点。近年来,龙居丸子通过传统渠道和电商、抖音等销售火爆。

  麻湾水煎包是龙居的传统名吃,圆圆的精肉包摆放在刷匀油的深底的鏊子上(专用鏊子),摆满为止,淋入食油50克,盖上盖煎5分钟,再盖住煎焖使之变成蒸气传热焖熟。底部呈焦黄色时,用铲将四周与鏊底分离,大翻鏊,离火即成。底色金黄,焦脆,馅浓香可口,色香味俱佳。麻湾王记水煎包吸引了如织游人,连利津、史口等水煎包产地人们也以品尝麻湾水煎包为快。

  龙居草柳编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有1000余年的历史,镇上的农民几乎人人都会。近年来,龙居镇动员和扶持手工艺人“重操旧业”,发展草柳编产业,10余个村成立了杞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荒地发展杞柳种植,为村民带来产业振兴新希望。2019年6月,东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宣传活动在龙居举办,展示了5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举办的中国黄河口诗会,将龙居丸子、麻湾西瓜、草柳编、麻湾刀具等龙居特色产品展现给了全国观众。

  典型引路非遗助力脱贫攻坚

  位于龙居镇龙西村的贾针工艺品厂是龙居镇草柳编工艺品龙头企业,48岁的贾针是该厂负责人。贾针工艺品厂的产品朴实自然、简约美观、轻便耐用,近年来很受日韩市场的青睐。更重要的是,编织手法简单易学,接单模式居家易行,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了手工编织的队伍。他们有的照顾一家老小无法外出打工,有的身体残疾无法正常工作,还有的当上了太婆婆但仍想着和老姐妹们一起聊着天做些小活,贾针帮妇助残的小手艺项目实现了群众居家就业的需要,帮助她们脱贫致富。如今,贾针工艺品厂实现产值600万元,帮助30多个村的200多名留守妇女、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实现增收脱贫,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

  一曲黄河生林海,千年古镇伴龙吟。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龙居镇正在紧抓机遇,致力于打造非遗强镇,努力实现龙文化、黄河文化和非遗文化在黄河岸边的汇聚与融合。(陈海涛)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