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05-19 14:32: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宁阳县驭好脱贫群众增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增收“三驾马车”,因地制宜,靶向发力,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宁阳路径”。

  为脱贫群众“添材加薪”

  4月27日,在东疏镇前张庄村本草产业园基地中,第一批苜蓿收割正接近尾声。73岁的郭连香一边割草一边高兴地说:“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60元,土地流转金一年有1万多元。不仅成功脱了贫,以后的日子更有甜头、更有奔头。”

  2019年,在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助下,前张庄村建起本草产业园项目,种植黑麦、猫尾草、苜蓿等宠物饲草。“每年收获3批,可为村集体增收40多万元。同时,基地吸纳周边10余名贫困户在此务工,每人每年可增收6000余元。”前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吴月军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宁阳县在制定“十四五”目标任务规划中,充分考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系,制定科学有效举措。针对脱贫群众后续保障问题,打出“政策+基金+项目”的组合拳,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探索设立防止返贫致贫基金,健全动态监测和即时帮扶机制,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同时,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扶贫产业项目发展,截至去年底,该县发展产业扶贫项目214个,1500多名贫困群众直接受益,91个省市级贫困村、24901人实现“摘穷帽、拔穷根”。

  为乡村发展“筑基塑魂”

  “门前道路宽,票子进衣衫。”东庄镇王家庄村林果资源丰富,但受困于交通不便,只能靠三轮车运到市场上去兜售。“不仅价格上不去,而且收获不及时的话,有些果子只能眼睁睁看着烂在地里。”果农闫清秀说。

  乡村发展要把“地基”打好。面对山区林果资源丰富,但道路不畅的问题,宁阳县投资1.5亿元,用4年时间建成126公里的环山公路,串联起7个乡镇72个山区村,辐射带动沿途154个村。“以后瓜果梨桃再也不愁卖了,今年计划种植面积再扩大一倍,让荒山变成‘花果园’。”闫清秀说。

  以路为轴,串绿成网。依托山好水好生态好的优势,该县沿环山路打造一系列旅游节点,举办梨花节、槐花节、大枣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实现“建好一条道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美丽一处乡村”。

  在打造环山路的同时,宁阳县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道路“三通”工程,总计施工里程2500多公里。深化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建成省、市、县美丽乡村示范村73个,达标村440个。创建美丽庭院18274个。开展村庄、路域、河道坑塘等环境综合整治,345个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为集体经济“造血蓄水”

  伏山镇西场村是宁阳县“三资”清理试点村,通过“三资”清理,该村清理出村民多占耕地52亩,坑塘、场院和宅基地40亩,同时把个别群众私自占用的6.7亩林地收归村集体。“通过‘三资’清理,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2万元,比2018年增长900%。”村党支部书记蒋金光说。

  帮钱帮物,不如帮忙找条致富门路。宁阳县创新方式方法,为村集体经济“造血蓄水”。从农村“三资”清理入手,摸清家底,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全县收回“四荒地”等土地4.2万亩,村集体每年可稳定增收2800余万元。同时,大力培植乡村产业,重点发展蔬菜、苗木花卉、畜禽养殖、林果等优势产业,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探索和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带动、田园综合体等强村富民路子,把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让老百姓富在合作社里。去年,宁阳县有249个村党组织领办了合作社,经营收入达到3900余万元,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已经全面消除。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县乡村一起抓、党政一齐上、社会全参与,把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宁阳县委书记毕黎明说。

责任编辑:孟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