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西财政如何支持全省乡村振兴

2019-12-02 11:35:00 来源:山西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0191202_5c9d3cf8ee8dddc5ac4bbd1a694be92b.jpg

  大同浑源黄芪基地。

  新时代的美丽新农村应该是什么样?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时代的中国,越来越多美丽乡村的画卷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于美丽乡村,这“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勾勒出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快马加鞭之势。

  近年来,为推进乡村振兴,省财政不断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形成了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新格局,同时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投向乡村振兴各项领域。

  产业兴旺:财政支农投向精准行业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基础。

  每年11月,平顺县龙溪镇佛堂岭村的乡亲们都在忙着晒党参。家家户户的屋檐上、院墙上、屋里屋外整整齐齐摆满了今年刚收的党参。

  对于党参的销路,乡亲们一点都不愁,依托振东集团,聚焦党参产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全村党参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十几亩迅速发展到3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家家种党参、户均一亩半”,仅党参一项带动全村623人年均增收4800余元,23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靠种植党参脱贫致富,还带动周边四个行政村发展潞党参800余亩。

  平顺的党参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

  原来这一切都得益于财政集中资金办大事。近年来,省级财政通过实施中药材崛起工程,依靠当地中药材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集财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与此同时,平顺县也借省级财政出台涉农资金整合的“东风”,制定了县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各种资源向贫困群众倾斜、各种资金向扶贫产业布局。近年来,全县共统筹使用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涉农资金8000余万元,带动全县种植和抚育中药材面积56.63万亩,种植村233个、种植户2.6万户,其中贫困户1.2万余户,中药材总收入达到3.38亿元,农民人均药材收入3700余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平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

  今年10月,省级财政再次精准发力,综合运用财政奖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周转金贷款、政策性保险等财政金融政策,开展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试点创新工作,以振东集团为龙头,通过合理设置利益联结机制,打造“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示范样板,以期以点带面加快培育带农作用突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化联合体,进一步促进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据了解,2018年-2019年,省财政积极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安排资金12.58亿元,推进省级三大战略、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城郊农业建设和助力农产品精准加工十大产业,真正实现了让产业带动乡村发展,让农民有干劲,让农村有新貌。

  乡村振兴:公共财政更大力度投向“三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钱袋子”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在此背景下,省财政勇于承担从资金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历史重任,积极优化支出结构,稳步提高“三农”投入在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中的比重,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农林水投入1580亿元,年均投入52.67亿元。在此基础上,2018-2019年,设立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累计拨付资金32亿元,其中:促进产业兴旺12.58亿元,推动生态宜居12.86亿元,深化农村改革2.09亿元,提升公共服务4.07亿元。2020-2022年,在上年资金总量的基础上每年还将持续增加,用于乡村振兴各个领域。

  同时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机制,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按照省市两级“管总量、管任务、管监督”,县级“管结构、管项目、管实施”的原则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将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集中财力用于乡村振兴。

  以阳泉郊区财政局为例,在省财政厅的指导下,该局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积极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文章。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使用,2018年起,每年统筹2500万元涉农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撬动各渠道资金投入,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优先向乡村振兴倾斜,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财政多渠道筹集乡村振兴资金新格局。

  创新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制约着农业产业发展,也成为很多农民脱贫致富之路上难以逾越的“沟壑”。

  大同县吉家庄乡的曹进宝是一位种蔬菜的农户,通过农业信贷担保从银行拿到了100万元的贷款,盖起了自己的蔬菜大棚,从自己买苗种植蔬菜到发展为自己育苗、代人育苗。还获得了担保贴息奖补资金,共拿到了1.9万元。他激动地说,有了农担,不仅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还给了奖补资金,费用少多了,村民都问贷款办法,希望能像他一样通过农担渠道贷上款。

  2016年,省级财政出资建设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在产粮大县、畜牧大县、特色优势产业大县加快建立基层服务网络,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采用贷款贴息、担保费用补助等方式,保障贷款主体资金使用综合成本不高于8%。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公司累计为508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总额30.39亿元,业务覆盖全省106个县(市、区),覆盖率达到92%。

  与此同时,省级财政不断探索农业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实施路径、成熟模式和长效机制,2018年率先在林业领域通过PPP模式实施退耕还林、林业生态治理和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等工程;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引导太行产业基金、农业(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向乡村振兴重大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投资。

  强化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乡村振兴的钱袋子解决了,可是钱花的好不好,能不能都花在该花的地方呢?

  2018年,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资金使用安全有效,省级财政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晋财农〔2018〕31号),并提报省政府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8〕31号),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应结合本地乡村振兴规划和年度实施任务,做好项目库建设,做到项目前置审核、提前论证、储备充分、动态调整,并简化、整合项目报建手续,加快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县级人民政府统筹整合财政支持“三农”资金的管理办法、资金规模、扶持范围和分配结果等按规定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创新监管方式,建立贯穿资金使用管理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推动基于山西农业云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县级“三农”资金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实行“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实施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将监管成果进行纵向反馈,形成各级财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山西日报客户端)

  稿件、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郝薇采写、拍摄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