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少数民族乡村振兴记:“输血”与“造血”并重

2021-03-05 15:5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位于福建宁德福鼎市磻溪镇的赤溪村,已经从昔日的“中国扶贫第一村”,蜕变为一个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美丽畲村,吸引游人远近而来。

  “今年春节期间,每天来村里的游客达到一两千人次,携家带口亲子游。”说起刚过去不久的春节假期,赤溪村的“农家乐”经营者黄国来脸上堆满笑容,正谋划着进一步扩大“农家乐”经营规模,“每年也有3万多元(人民币,下同)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

  走进赤溪村,白墙黛瓦的畲族风情购物街两旁,茶叶店、特产店、小酒楼鳞次栉比。街的尽头,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桥横跨清澈溪流,溪流两岸建成九鲤溪水域观景带、下山溪河段峡谷观景区、杜家堡古民居聚集群、畲村白茶产业园,以及趣味滑草、玻璃栈道、竹筏漂流、农业观光、登山健身等各种休闲游项目。

  30多年前,闽东地区的这个畲族村落却是另一番贫困落后的景象。“点煤油灯,吃地瓜配野菜,买一斤盐巴都要走2个小时。”村民蓝语香记忆犹新,她说,小病就在山上挖点草药,大病就要村民帮忙抬下山。

  如今,赤溪村已经依托白茶和生态优势,初步形成以茶叶和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产业格局。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告诉记者,2020年赤溪村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215.1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0127元,分别为2014年的10.75倍和3.4倍。“村里最大的变化是,居住环境好了,来的游客多了,村民干劲越来越足、腰包越来越鼓。”

  近年来,福建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大力推动少数民族乡村振兴,少数民族乡亲的日子越过越好。据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透露,2019年福建全省116个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村、11581名少数民族贫困民众全部脱贫摘帽。

  “十三五”期间,福建持续推动有关部门、沿海发达县(市、区)与民族乡实施挂钩帮扶,推动帮扶政策延伸覆盖到全省民族乡之外的571个民族村,落实各种帮扶资金10多亿元,支持少数民族乡村发展。

  不仅“输血”,福建也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经济,为少数民族乡村振兴“造血”。

  在宁德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培育打造“虎头水蜜桃”“溪塔刺葡萄”“桂林烤肉”“留洋粉扣“高岭大白茶”等知名产业品牌,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246元。在三明市宁化县,冶平畲族乡立足毛竹大乡优势,成立纸制品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善了以机制炭、竹帘、竹香芯、竹条、笋干等为特色的笋竹加工体系。

  福建还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网平台进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举办少数民族实用技术、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班,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头人。

  三明永安市青水乡成立的“青水畲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营销平台,共有社员558名,辐射带动1300多农户,销售网覆盖广东、上海、北京、福建等地,年销售额超2亿元。清流县农村畲族青年兰爱珍引领发展豆腐皮产业,带动该县1300多户农民从事豆腐皮生产,使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就业创业,实现共同致富。(吕巧琴 郑江洛)

责任编辑:孟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