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生财之道”
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员干部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人民的“钱袋子”更鼓、“家底子”更厚,携手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做强产业支撑,提升发展质量。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产业兴旺能够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根据乡村的本地特色,将乡土特色产业做精、做强,还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壮大帮扶产业,保障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另外,党员干部还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于心,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
厚植人才根基,凝聚发展合力。“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唯有人才是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人才为振兴乡村献智出力。“土专家”“田秀才”被称为发展草根经济的“金种子”,党员干部重视乡土人才的价值,强化对乡土人才的培训和扶持,让乡土人才成为振兴乡村的主心骨。另外,党员干部要加强人才引进,出台各种激励政策,提高人才待遇,给予多方位的晋升空间,让更多敢拼、敢闯的人才到农村这片沃土大展拳脚。
展开志智双扶,增强造血功能。去年我们虽实现了脱贫摘帽,不过,返贫的风险一直存在,物质帮扶仅能满足一时之需,唯有智志双扶才能彻底铲除贫困土壤。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才能够让致富更有干劲,党员干部要对农民展开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让人民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让“输血”转变为“造血”,以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增强人民干事创业的信心,让人民走向自主致富的道路。
“纸上画藤不结瓜,芦花虽白难纺纱”,空谈和想象不可能实现梦想,唯有真抓实干才能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党员干部要把握好振兴乡村的“生财之道”,做振兴乡村的“中流砥柱”。(四川成都 吴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