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铁集团第二季度运行图铺就高质量发展新轨道
2025年4月10日零时,随着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屏上信号灯全盘转绿,广铁集团第二季度列车运行图正式启用。此次调图新增旅客列车6对、调整运行区段6.5对,开行旅客列车总量达1582.5对,货运班列增至153列。从粤北丹霞到湘西峻岭,从大湾区枢纽到欧亚陆港,这张经纬交错的运行图,正以精准运力配置书写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答卷。
文旅专线编织”诗与远方”。在丹霞山站,K9207次列车清晨的汽笛声唤醒了粤北生态旅游带的活力。新开的南雄至广州短途列车如同穿行在山水画廊中的移动观景台,将世界自然遗产与珠三角城市群的距离压缩至3小时生活圈。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宁波至广州白云、广州白云至合肥列车常态化经停丹霞山站,这条横跨长三角与粤北山区的”生态走廊”,让皖南民居与岭南丹霞在铁轨上相遇,预计每年为沿线乡村导入超50万旅游客流。
湘楚大地上,岳阳东站始发的G6439/8次高铁正重构区域文旅版图。这列钢铁巨龙西接张家界天门奇观,南抵湛江碧海银沙,将岳阳楼的诗意、武陵源的奇幻与琼州海峡的壮阔串联成线。数据显示,新线路使”湘北-海南”旅行时间缩短4小时,为湖南对接自贸港架起”高铁跳板”。
枢纽跃升激活”湾区引擎”。新塘站的蜕变堪称大湾区交通进化的缩影。随着G6387次动车组驶向长沙南站,这个东区枢纽中心的列车停靠总量攀升至265列。新增的3对动车组如同强力磁极,将粤东侨乡、华中城市群与大湾区核心区吸附成网——汕头至新塘的G6384次列车让潮汕牛肉火锅的香气3小时飘进广州CBD,赣深高铁接驳线则使河源客家文化融入2小时都市圈。轨道经济学家指出,新塘站18%的日均客流增长,正催化着周边TOD模式商业体的爆发式发展。
钢铁驼队锻造”物流脊梁”。货运版图的扩张同样令人瞩目。X8615次快速多式联运班列从长沙北站呼啸而出,12小时抵达上海闵行的壮举,标志着”长三角-珠三角”物流通道进入”半日达”时代。新增的凭祥-郑州北X9102次中亚班列,使”一带一路”陆路运输网再添动脉,预计每年为中欧班列贡献5万标准箱增量。更具创新意义的是蓝村西-江村80042次城际班列,通过”夕发朝至”模式,让山东半岛的精密仪器次日清晨即可装配大湾区生产线。
服务升级诠释”人民铁路”。在运能提升的数字背后,是12306系统每秒处理17万次查询的技术攻坚,是95306货运平台为中小企业降本8%的服务承诺。当强对流天气导致部分列车调整时,智能应急系统已在30秒内向27.5万旅客推送提示信息。这些看不见的”轨道算法”,正将1582.5对列车的庞杂调度,转化为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出行获得感。
从岳阳楼前的G6439次高铁到凭祥口岸的X9102次中亚班列,从新塘枢纽的川流不息到丹霞山站的文旅交融,广铁集团此次调图既是基础设施的硬核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进化。在这张跃动着数字与温度的运行图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轨道网络的延伸,更是一个国家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蹄疾步稳的铿锵足音。当钢铁巨龙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驶向远方,”流动的中国”正谱写着新时代的壮丽诗篇。(曾小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