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阵地 强基础 建队伍 办活动 安泰街道让科普知识可感可触
安泰街道于山社区以提升基层科普能力为目标,紧密围绕广大群众科普需求,推动科普工作向广度延伸、向质优挺进,加快形成“基层搭台、科协扶持、群众参与”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更好地推动基层科普力量建设,畅通科普惠民“最后一公里”。
以阵地建设为核心,夯实科普工作基础
科普阵地作为科普工作的“桥头堡”,是群众汲取科学知识的重要窗口。安泰街道于山社区围绕科技生活、环境保护、健康卫生等主题,将社区门口一处小广场打造为集互动体验、展览展示、科普教育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社区科普阵地——“广场上的四点钟学校”。在活动组织上,携手海榕社工共同开展并积极引入社会科普资源,围绕“抗战胜利80周年暨爱眼护眼科普活动”“探秘古树精灵”等主题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全面提升社区青少年科普服务能力,助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截止目前,“广场上的四点钟学校”累计接待参观群众超过8000余人次,成为了群众日常获取科学知识的热门场所。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增强科普阵地服务能力
为推动科普阵地可持续发展,安泰街道于山社区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打造“专兼结合、层次分明”的科普志愿者服务队,组建以共建单位、爱心企业为主力的科普志愿服务队,分层分类吸纳科技教师、医护人员、消防员等专业人才,围绕群众关注的健康知识、消防安全等需求,开展超过百余场次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同辖区内格致中学、延安中学等学校互联互动,邀请退休教师、老干部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普主题讲座、科普互动体验等多元化基层实践活动,以老带新,培育科技志愿服务新生力量,推动志愿服务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可持续发展。
以活动创新为抓手,增强科普阵地吸引力
安泰街道于山社区贴近群众需求,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结合春节、端午节、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节点,结合“广场上的四点钟学校”所举办的活动内容,开展区域联合共建共享科普活动,组织青少年进场馆、进基地、进景区,促进优质科普资源最大化利用,让广大青少年零距离感受科学的神奇和科技进步的魅力,享受科技创新的成果。于山社区聚焦把推动社会科学科普工作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摩崖石刻研学、古厝科技知识科普等活动,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让“广场上的四点钟学校”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打卡地”。
下一步,安泰街道于山社区将持续大力推进“广场上的四点钟学校”阵地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普向纵深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