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人物 > 正文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总裁李燕: 头部药企处于“仿转创”爬坡期,应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024-03-07 10:54:1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泰山财经记者 李迪

  当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获批新药数量屡创新高,但行业“内卷”、创新能力不足、高质量创新成果少、整体国际竞争力偏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接受泰山财经记者专访,从制度设计、企业支持政策、产学研转化、市场准入等方面,建言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发展,并详解齐鲁制药的创新战略。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头部医药企业处于‘仿转创’的爬坡过坎期。”李燕表示,向世界一流药企的目标迈进,最关键的是研发创新能力,多年来,齐鲁制药主动承担民族医药企业创新主体责任,让创新精神深入骨髓,成为企业的基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总裁李燕(受访者供图)

  仿创并重,合理布局

  1类新药伊鲁阿克上市,吉非替尼美国首仿上市,国产抗癌药顺铂出口美国……过去的一年间,齐鲁制药凭借一次次亮眼表现频获医药界关注。

  过去一年里,齐鲁制药上市新产品34个(8个产品为独家或首家上市),其中1个1类新药、2个高端复杂制剂、3个生物类似药。

  “我们坚持创仿并重,合理布局,做有温度的科技创新。”李燕这样解读齐鲁制药集团的创新战略。

  她表示,创新药就是要不断满足未满足临床用药需求,解决无药可用或者提供更高效药物的问题,关乎未来。仿制药则是不断增加供给,多样化临床用药选择,通过大幅降低因原研药市场垄断导致的高药价,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国产好药实现药品可及性。

  数据显示,齐鲁制药一直保持研发高投入和高强度。2023年集团研发投入44.3亿元,同比增长13.9%,研发投入强度11.4%;“十四五”期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200亿元。

  泰山财经记者了解到,齐鲁制药近年来布局了一系列前沿性创新药项目,并在新剂型、新型给药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布局,建立起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组合抗体(MabPair)、抗体偶联物(ADC)、siRNA、PROTAC(靶向蛋白降解)、组织靶向递送等一系列国际先进科研平台,加快推进全链条、全要素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李燕认为,要想不断升级和更好发挥这些科技平台的作用,实现创新目标,除了需要加强行业内智力与技术资源的助力外,也迫切需要借助行业外部智力和资源,尤其是最新基础科学领域的资源与成果的赋能。

  2024年,齐鲁制药预计将有包括2个1类新药在内的35个新产品报产并有望陆续获批上市。

 持续优化药物研发环境

  齐鲁制药的发展也是国内头部药企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头部医药企业处于“仿转创”的爬坡过坎期。”李燕表示,向世界一流药企的目标迈进,最关键的是研发创新能力。

  李燕认为,我国创新药起步晚,在资源积累、要素集聚、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释放政策红利,不断培育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李燕建议,在进行国家药品监管制度顶层设计时,既要保证监管的科学性,也要统筹民众利益、产业发展;既鼓励创新,又正视我国制药产业发展阶段和实际,在规避低水平创新导致的“内卷”,避免给低水平创新产品“保护”的同时,对企业创新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支持。

  其次,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国家平台上给予民营医药龙头企业单独申报通道,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过程中提升企业专家比例,提升产业化应用科技创新项目比例,探索建立重点科技型企业成果和科研项目直报渠道,给真正具有创新实力和能力的企业更多“阳光雨露”。

  第三,搭建起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成果转化“桥梁”,通过政府资金引导上游开展基础研究,明确下游承接转化的责任、目标、验收标准以及产生效益对上游研究的补偿机制,同时建立基于专项目标达成的专项退出和纳入机制,有效疏通从创新源头到产业转化间的堵点,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最后,针对创新药在临床使用中面临的“入院难”、“入医保难”及“支付结构单一”等问题,李燕建议医保部门规范明确新上市创新药的范围和价格规则,开通快速挂网通道,确保创新药上市后及时获得挂网准入资质。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企以才兴。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高学历、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人才,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之一。

  作为一家高科技医药龙头企业,持续完善科研团队,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将高层次人才智力优势高效转化为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李燕对此也有着深入的思考。

  李燕表示,当前,我国高层次人才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显示,民营经济中高层次人才占比有待提升。

  基于此,李燕建议,通过构建更精准的人才支持政策体系,建设更具引导性的高校就业评价体系,营造更加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环境,推动更深层次、常态化的产学研融合,切实推动高层次人才服务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李燕提出,以人为本,构建更精准的人才支持政策体系,应坚持需求导向,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针对高层次人才投身战略新兴产业、实体经济民营企业提出一揽子支持政策,鼓励行业内高层次人才灵活流动。

  高校方面应将服务民营经济作为高校、院系就业引导的重点方向之一,探索将博士毕业生赴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就业率、专业匹配度等纳入高校、院系、研究生导师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

  在社会层面,李燕建议加强高校民营企业就业宣传和教育引导,突出思想引领,专题开设民营企业就业课程、职业辅导和实习实践,提升民营企业服务月、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招聘专场开展频次与覆盖面,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引导高层次人才以投身民营企业发展为荣。

  此外,李燕还建议深化民营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产学研融合机制,倡导以应用为导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向,依托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开展合作,服务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需求。

  记者了解到,齐鲁制药打造了有国际视野的、各层级领军人才引领的4400余人的专职研发团队,创新药物研发板块博士学历占比31%。

  李燕表示,未来,齐鲁制药切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大力度引进人才持续完善科研团队,尤其是重点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

责任编辑:卢芸竹
新闻关键词:齐鲁制药集团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