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投租赁:深耕储能赛道,做好“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大文章
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建投租赁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方面积极拓展,持续推进储能业务发展,将主要客户向新兴产业方向转变,业务模式向直租和经营性租赁转变,盈利模式逐步向“利差+资产收益”转变,强化租赁物选择和管理,扎根产业,服务国家战略。
破瓶颈,储能成新型电力系统压舱石
在“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发展如火如荼,其中以光伏、风电领域最为突出。随着清洁能源占比的提升,其固有的出力不稳定的特性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平衡电网供需,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储能成为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可持续性必不可少的环节。
储能技术改变了电力工业即发即用的传统模式,使电力系统的平衡关系变得多样化,因此储能也被视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变和电力生产消费方式变革的战略性支撑。
电力储能根据应用场景,可细分为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其中用户侧储能被视为最有潜力的储能发展领域。用户侧储能是指电力用户在自有空间内自己购买、安装和使用的储能设备,用于存储和利用电能。通过低谷时段储存电能、高峰时段释放电能,调峰填谷,可降低电价波动的影响。用户侧储能也可以作为备用电源,在电网故障或停电时,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供应。
稳增长,融资租赁赋能工商业储能发展
用户侧储能中的工商业储能,主要服务于大型工业企业、各类园区。在工业企业、园区内建设储能电站,依托工商业用电分时电价的政策,在电价低谷时充电,电价高峰时放电,一方面可帮助企业节约用电成本,另一方面可减轻电网安全运行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电网的时空不平衡,对电力运行曲线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工商业储能作为新兴行业,多以创业型小微企业为主,但受限于储能投资时间长、重资产的特点,加上创业型小微企业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可能存在的短板,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融资租赁作为集“融资+融物”为一体的新型金融工具,灵活的交易结构设计,决定了其更大的“包容性”,是推动实体产业创新升级、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积极力量。工商业储能具备成熟的商业模式、清晰的应用场景、标准化的储能设备、远程技术管理手段,与融资租赁模式天然契合。融资租赁可以通过直租产品连接起用电业主方、投资运营商、设备厂商、工程施工方等各个参与主体,助力制造业解决用能成本高的问题,帮助小微创业运营商解决长期资产持有的资金问题,帮助工程施工方解决垫资问题,帮助设备厂商解决设备销售及回款的问题,可助力设备更新升级,扩大及加快新能源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意义深远。
防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
当前,我国储能产业已呈现出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提速。从新增装机容量来看,2019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为35.8GWh,到2023年增长至157.7GWh,2019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4.9%。预计从2023年到2030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复合年增长率为40.2%,到2030年预计达到1677.0GWh,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以上。
从全球来看,中国储能设备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均有较大领先优势,仅中国市场2030年将达到1.3万亿左右。储能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
融资租赁可以直租与经营性租赁产品为抓手,服务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需履行好金融企业防风险的职责,保持警醒,高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融资租赁公司需强化租赁物的选择,加强对储能设备及现金流的管控,加强资产运营能力,完善资产处置方式及渠道,实现设备全流程闭环管理,以防范风险。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建投租赁深耕储能赛道,服务小微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系统布局,助力我国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发展,做好“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