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岗位 不变的初心
在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漯河卷烟厂,有这样几位党员骨干,他们以奉献砥砺初心,用实干担起使命,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党员形象,成为漯河卷烟厂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从挑战到传承,坚守的是“匠心”
25年烟草生涯,4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100多名青年员工培养经验……这些数字连在一起,就是漯河卷烟厂卷包车间维修班长、高级技师王林江的漯烟简历。
入厂近25年,他从来没有停止挑战自己,几乎参与了漯河卷烟厂历次设备技术改造,凭着一股“踏实、坚持、钻研”的劲头,成为了解决厂里机械维修“疑难杂症”的行家里手。
他既是技术保障的“定盘星”,也是扎根一线的“孺子牛”。当原有设备无法满足产品升级需要时,他边学边干,以连续十几个小时的换件试验,成功啃下设备改造的硬骨头;当在进行质量攻坚时,他坚持不懈,在一秒秒地静心观察,一次次地探奥索隐论证后,最终彻底解决质量提升难题。
在一次次从0到1的设备改造维修道路上,他收获了一项项荣誉、著作、专利和高级技师的称号,也成为了漯河卷烟厂青年员工的技术学习宝典。
图为王林江排查设备问题
在提升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他更加注重的是技术传承。因此,他依托创新工作室开展了师徒结对工作,鼓励支持年轻人坚持学习、保持思考、独立做事,毫不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术和经验。如今,他带出的徒弟都已在各自领域独当一面,成为中流砥柱。
从普通工人到高级技师再至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守护好设备,传承好技术”是王林江匠心的坚守,也是他作为党员的不变初心。
从军绿变蓝甲,不变的是“暖心”
在李明的人生档案中,一半书写国防绿,一半镌刻工装蓝,军绿变蓝甲,不变的是向党宣誓的热忱和初心。
李明工作四年,坚持每天提前30分钟到岗,繁杂工作不躲、困难任务不推、复杂问题不怕,不提困难、不讲条件,一步步从切丝机操作工,成为车间不同岗位的追光者。
工作之余,他加入漯河市蓝天救援队,参加社会无偿救援及漯河市食博会、运动会安全维稳,在现场救援中磨练技能,将学到的救援知识运用到班组安全管理中,所带的班组在烟草行业“安康杯”竞赛中也获得优胜班组称号。
图为李明为班组职工开展安全培训
他致力于帮扶特困人群、弱势群体,自发组织看望慰问抗战老兵、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对特困儿童、特困家庭群体组织捐款,自费为因病返贫的退役军人购买羊仔并请人提供饲养配种技术支持,每年为其增收两万元。
理想信念的“燃”和热心奉献的“暖”,已然熔铸成李明的内核与底色。
从起步到突破,追逐的是“专”与“新”
李志强是漯河卷烟厂卷接机组的一名党员,他15年立足岗位、坚守初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突破。
22岁的李志强开始从事卷接机操作工作,为尽快适应新岗位,他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白天跟着老师努力学习设备操作知识和技巧,晚上熬夜学习设备图纸和装配知识,在十尺见方的卷接设备上,他用六年时间,完成跟班实习生、卷烟机副挡到主挡的“三级跳”,实现从“菜鸟”到“大拿”的成功蜕变。
面对新调配的卷烟机,怎么与接装机精准定位,与包装机无缝对接?怎样将设备线路分离后再正确连接?怎样将部件拆除后,再完美组合起来?都是需要一一攻克的难关。
李志强与他所在的攻关队每天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7点,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从卷接机调配进厂到验收,整个过程仅耗时7天。在完成新旧设备更替的过程中,也在工友心中奠定了他“维修能手”的称号。
图为李志强带领攻关队破解难题
在“黄金叶”杯第五届转型升级职业技能团体维保竞赛中,李志强作为队长,早晨5点30分,带领队员参加5公里体能训练,上午强化记忆理论知识,下午对照维保竞赛标准,一遍遍地拆解、保养、组装和排故,晚上10点30分才离开车间。继荣获“黄金叶”杯第二届设备维保团体竞赛第二名之后,他带领的团队在比赛中又一次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得了“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在卷烟机专业领域,李志强一次次地摸索与突破,不断擦亮党员底色,彰显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和价值。
不同的岗位,不变的初心。这就是漯河卷烟厂基层党员的形象,他们多年如一日在生产一线挥洒汗水、埋头苦干、执着坚守,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唐培丽、孟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