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科技火速拿批文 会留上市“后遗症”吗?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汉邦科技” 或 “公司”)的上市进程颇为顺畅。按照既定流程,过会后短短3天便提交注册申请,提交注册后的两周内,就成功拿到了发行批文。
然而,看似一路绿灯的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棘手难题。这些问题在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是否会引发 “后遗症”,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创新药巨头角色复杂,利益安排受质疑
根据招股书信息,自2020年起,汉邦科技开启多轮增资与股权转让,公司估值也随之水涨船高,从最初的4亿元飙升至36亿元。在此期间,实际控制人、药明康德等股东以及机构股东纷纷趁估值暴涨之际减持套现。
2020年9月,张洲峰、张大兵等原始股东及相关机构进行减持,减持金额高达1.2亿元。其中,实控人张大兵套现2305.15万元,原第二大股东张洲峰套现6558.45万元,两大个人股东合计减持近九千万元。
2022年6月,国内创新药研发领域的龙头企业药明康德新药入股汉邦科技,彼时公司估值为15亿元。但仅仅9个月后,2023年3月,药明康德便选择减持,套现金额达5000万元。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药明康德新药作为公司客户,有力助推了汉邦科技2023年净利润跃升至1.2亿元。
事实上,药明康德对于汉邦科技而言,兼具股东与客户的双重身份,这一特殊情况自始至终备受市场瞩目,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其中涉及相关利益安排的质疑。
对此,公司在回应记者采访时强调,药明康德新药的股权交易具备商业合理性,转让价格是参考前轮融资价格并综合考虑了公司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协商确定,退出价格公允,不存在潜在利益输送行为。并且,该等股权变动行为已经过公司上市中介机构的严格核查,整个过程合法合规。
从数据来看,2021 年,药明康德与汉邦科技的关联交易金额为775万元,占汉邦科技营收的2.4%;2022年,这一金额上升至2151万元,占比达4.5%;到2023年,又回落至1004万元,占比 1.6%。尽管公司作出解释,但市场对于双方之间复杂关系的疑虑仍未完全消除。
研发投入低于同行,专利诉讼存隐忧
作为国内色谱纯化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汉邦科技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与成果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汉邦科技的研发费用从2204.12万元增长至3718万元,虽然实现了较高的复合增长率,但也仅仅是勉强满足科创板关于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在8000万元以上的要求。
在研发人员数量方面,从2021年的80人增加到2023年的132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也从 16.63%提升至20.85%。然而2024年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出现下滑,降至128人,占比也相应下降至20.19%。在研发费用率上,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 6.88%、6.02%、6.01% 和6.70%。尽管这一数据满足科创板上市要求,但与公司在营销方面的投入相比,差距明显。
同时,记者关注到,2021年至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4378.14万元、5201.42万元和6941.23万元,几乎是同期研发投入的两倍,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3.66%、10.80%、11.21%。
对比行业整体情况,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0%左右,部分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力度更大,个别企业研发费用率均值超过20%。
对于研发费用相关问题,汉邦科技在回复记者时表示,2021年至2024年6月,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88%、6.02%、6.01%和6.70%,整体水平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东富龙、迦南科技和蓝晓科技相当。公司研发费用金额持续增长,但由于收入规模增幅较大,导致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
此外,招股书还披露,Cytiva(思拓凡)与汉邦科技之间存在三起专利侵权诉讼纠纷,且均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这三起专利诉讼,汉邦科技在给泰山财经的回函中称,最高院已驳回了Cytiva 的起诉。综合考虑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案件结果,相关专利诉讼不会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市场声誉及技术研发造成实质不利影响。然而,专利诉讼的不确定性依然给公司未来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实控人深陷受贿案,信息披露遭拷问
不容忽视的是,汉邦科技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张大兵卷入多起受贿案件。司法判决文书显示,张大兵至少在三起案件中向有关人员行贿,以获取政府资金补助。
例如,张大兵先后分8次向杨某某行贿2.4万元,从而为公司争取到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10万元;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张大兵分3次向淮安商务局局长孙某送购物卡9000元,意在为公司争取拨付商务发展专项切块资金提供帮助;2006年9月至10月,张大兵向淮安科技技术局程某行贿9.39万元,助力公司申请科技项目资金。
令人关注的是,公司对于上述案件信息均未进行披露,这引发了外界对公司蓄意隐瞒重要信息的质疑。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已无法查询到相关法律判决文书,但在威科先行平台上,这三则判决文书依旧可以查阅。
针对案件详情,记者向公司发函了解,汉邦科技回复称,“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大兵先生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不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公司申报及获取的国家补贴资金均严格遵循政府审批流程,过程合法合规,不存在通过行贿手段获得政府补贴或获得生产经营便利的情况。”
然而,公司未披露过往相关案件信息的行为,仍然引发市场对其诚信和信息披露完整性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