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揭秘:疫情过后或存“报复性消费”,餐饮娱乐行业将迎爆发式春天

2020-02-21 11:3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2月21日讯  受新冠肺炎影响,本该红红火火的春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宅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常态,人们极大程度的抑制了自身的消费需求。受此影响,消费经济受到明显冲击,尤其是线下实体经济、餐饮、旅游、酒店等行业受损巨大。为了解疫情对行业及消费者造成的影响,齐鲁人才网对网站用户发起专项调研,力求用数据展示真实的情况。 

  餐饮/酒店/住宿等行业受损严重,黑夜中苦苦坚守 

   

  据齐鲁人才网统计网络数据,本次疫情受损最严重的行业分别为餐饮、酒店住宿、旅游业、文体娱乐、房地产等行业。 

  “疫情致2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话引发了舆论哗然;海底捞中国大陆所有门店“熄火”,中信建投估计,仅海底捞2020年应收账款损失或将高达50亿元,归母净利润将损失约5.8亿元;北京最大KTV北京K歌之王宣布破产关店,王思聪曾在此一夜消费250万;国内最大PHP培训学校兄弟连教育停止运营,员工全部遣散…… 

  春节假期本来是拉动消费增长的黄金周,据商务部监测过去的十年间,春节假期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从2010年的340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050亿元,然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全民几乎""在家,预计这个数据将面临断崖式下滑。据恒大研究院此前发布的《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因此次疫情影响,今年餐饮行业零售额仅在春节7天内就会有5000亿元的损失。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疫情防治工作的有效进展,这场疫情即将迎来拐点,而随之到来的消费复苏也将指日可待。 

  消费欲望空前强盛,疫后将产生“报复性消费” 

   

  疫情期过度抑制的消费欲望必将在疫情结束后产生反弹。据齐鲁人才网对网站用户发起的疫情期行为调查数据,53.16%的人表示疫情过后要疯狂消费,弥补假期遗憾;40.55%的人表示消费将恢复疫前正常水平;另有6.26%的人表示受疫情影响,将改变以往消费状态,维持低消费攒钱提高抗风险能力。 

  全国14亿消费者在这个春节普遍有了一段神经紧绷的经历,在疫情结束后将有一个心理重整过程,尤其是被抑制的日常消费类别,将会产生一些报复性的消费来释放负面情绪,出于这个原因,也必然有一些行业或消费将迎来爆发式恢复、增长。 

  那么,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都有哪些呢? 齐鲁人才网用最简单的四象限图按金额和必要性来划分下。 

   

  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些被压抑的消费需求,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推迟举办婚礼、孩子不能上培训班,不能出门喝奶茶、吃火锅、唱KTV,无法去旅游、购买奢侈品等等。 

  餐饮/酒店/旅游/娱乐等将迎直线拉升,第三产业普遍迎来春天 

   

  “真的、真的好想念,奶茶火锅烤冷面”、“家门口的那家麻辣串,你敢开门我就敢天天去吃”、“从我家窗户正好能看到一家烧烤店,我现在天天盯着他看”,“不是家里的饭不好吃,而是更喜欢那种感觉,你懂得”,“疫情来了你抢不到口罩,疫情结束那天,火锅奶茶店你也排不上号”。正如以上网友所言,大家的报复性消费,主要是指报复性地吃喝。 

  当疫情得到有效缓解,禁锢在家多日的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渴望走出家门,消费者更能体会到线下消费的快感,逛街聚餐的乐趣。因此,疫情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更加乐意到线下消费,伴随而来的就是餐饮行业、休闲娱乐、服务行业、百货零售行业的快速增长,齐鲁人才网预测第三产业将普遍迎来春天。 

  小家电“疫”外走红,汽车消费将迎来短暂爆发 

   

  电烤箱、料理机、电饭煲、空气净化器、消毒柜、除螨仪等小家电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在2020春节期间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消费者对于一切具有除菌、杀病毒功能的产品需求大增;而随着宅家用户群体的空前庞大,从网络上学习烹饪各种美食成为消磨时间的潮流,带动了厨房家电的销售,同样,销售暴涨的还有电子数码、手机通讯、健身器材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从图上数据来看,汽车消费排在了耐用消费品消费欲望前列。“疫情告诉我们,上班了一定要买车,不然班都上不了”,此次疫情引发了居民对于公共出行安全的思考,这对于居民首次购车需求会产生新的刺激点;另一方面,疫情延误了大批原有购车计划人群的购车时间,疫情结束后将带来迟滞消费的集中释放。 

   

  当然,报复性消费也要考虑下自己的消费能力哦,据齐鲁人才网《2020节后复工首周山东16地市市场化平均薪酬》显示,39.6%的岗位薪酬在5-7K37.6%的岗位薪酬在3-5K,青岛、济南薪酬继续领跑全省,分别为7171元、6922元。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次疫情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根据行业、时间、情感、消费意识等维度的判断,筹谋并把握好疫情结束后的短暂红利期,将成为弥补损失甚至实现品牌增长的一个重要机会。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