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脱皮花生出口退税率至15% 山东企业盼政策解围

2013-10-10 09:13:00 来源: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近日,海关总署确定将“脱皮花生”作为“烘焙花生”归类,其出口退税率为15%。业内人士认为,该政策将使我省花生加工出口企业每年至少获得出口退税收入3亿元,更重要的是,退税政策稳定后,今年以来遭遇“内忧外困”的花生出口行业,将有望“起死回生”。

  上半年花生出口大幅下跌

  “今年上半年,花生出口可谓是生死困局。”青岛洛山果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东介绍,“当时工厂的三个车间就剩下一个车间在生产,公司甚至要停产。”

  李宏东的公司位于莱西市姜山镇,公司业务以出口花生为主,在青岛地区花生出口企业中对欧盟出口份额排名第一。谈及上半年的出口情况,李宏东指着仓库介绍,往年出口量大的时候,仓库里的货能从地面堆到梁顶,上半年订单减少,仓库里面空空如也。

  “上半年花生出口量下滑近五成。”青岛市花生进出口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鹏分析,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阿根廷等国际市场花生主要供货地产量优势明显、国内花生价格偏高、国际经济持续疲软低迷。这一情况在今年7月有所缓解,但仍然较去年同期下降18%左右。

  山东省是全国最重要的花生出口基地,年均出口花生及花生制品约4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能否从政策上帮花生出口行业“解围”,企业的呼声很高,“如果没有大的政策利好出台,企业很难应对。”张鹏表示。

  脱皮花生出口退税率提至15%

  在花生出口“大军”中,“脱皮花生”可谓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这种作为再加工的食品原料或零食用途的花生,很受国外用户青睐。青岛洛山果仁有限公司去年8月刚完工了一个脱皮花生加工厂,可是今年上半年脱皮花生的出口量下降了大约20%,工厂也闲置起来。

  据统计,2012年山东企业共出口“脱皮花生”12.04万吨,货值3.1亿美元。但根据此前税则的相关归类原则,“脱皮花生”在出口时可能会作为“未焙炒的花生”归类,出口退税率为零。

  青岛海关的工作人员在深入企业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申报出口的“脱皮花生”产品经历了烘烤、冷却、脱皮等多个加工程序,与普通的花生原料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到税号调整将对花生行业带来重大影响,该关立即启动税政调研程序,在充分了解企业的反映和诉求后,及时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市商务部门、行业协会、主要出口企业多方意见,在此基础上向海关总署提出了明确“脱皮花生”税则归类的调整建议,同时建议商务部门、行业协会向财政部等部门反映,调整该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今年6月,由海关总署、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青岛就“脱皮花生仁”海关编码归类和出口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8月25日,海关总署正式下发通知,将“脱皮花生”按照“烘焙花生”归类,出口退税率为15%。

  “这一调整不仅增加了企业的退税收入,关键是救活了一个行业。省内规模较大的300余家加工企业得以存活,保证了10多万人的就业机会。”张鹏欣喜地表示。

  深加工是花生出口大趋势

  “企业最近又与西班牙等国补签了一批脱皮花生的出口合同。”李宏东说,联合调研组在青岛开展花生出口调研,就已经给企业提升了信心,今年7、8月两个月的出货量就占到了今年以来出货量的近40%,虽然上半年的形势几乎触及了公司的经营底线,但出口退税率稳定后,他们公司今年整体的脱皮花生出口量却能比去年稳中有升。

  追加订单的说法在张鹏那里得到了证实,“企业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补签了近两万吨的出口合同。”

  与此同时,从事花生出口多年的青岛福德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力表示,与出口花生生料相比,企业更愿意出口脱皮花生。这是因为,虽然脱皮花生对企业的卫生、设备、人工要求更高,但由于花生在加热过程中失去活性,黄曲霉素超标的风险更低。“尤其是退税率稳定了之后,我们将马上着手采购设备,培训人手,增加脱皮花生的出货量。”李宏东说。他经过简单计算之后表示,出口一吨脱皮花生要比出口花生生料的利润多出40美元—50美元。

  “再深加工后利润会更高,像花生酱、油炸花生米之类的产品,出口利润会比脱皮花生再多出50美元每吨。”李宏东表示,出口深加工产品也受到国家鼓励,虽然现在公司花生酱、油炸花生的加工出口量还比较少,但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公司将继续扩大深加工花生制成品的销路。

  ■相关链接 花生价格持续回落

  □张海峰 王钧 报道

  记者从省农业信息中心获悉,今年三季度,我省主要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同比多数上涨,但花生价格跌幅超过一成。

  三季度,花生仁价格平均6.33元/斤,同比下跌11.76%,价格持续回落,市场低迷。据分析,供应量增加是导致今年花生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此外,花生油加工企业接到的有效订单大幅减少,出口企业步履维艰也是花生市场价格走软的重要原因。9月份,新花生陆续上市,收购价格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由于部分地区农户普遍惜售且新花生水分偏大,收购进展缓慢,市场交易明显清淡。

责任编辑:宋燕茹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