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民营银行总资产超2万亿——19家角逐,头部效应显著

2025-02-14 12:00:5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泰山财经记者 胡明政

  近日,众邦银行股权被冻结的消息再次引发外界对民营银行运营情况的关注。据悉,自2014年12月份,首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截至目前,民营银行的数量达到了19家。

  19家民营银行中,网商银行注册资本最高,为65.71亿元;注册资本最低的也有20亿元,蓝海银行、民商银行等7家银行在这个序列之中;总资产最大的微众银行,最小的为裕民银行,截至目前,19家民营银行总资产超过了2万亿。

民营银行总资产超2万亿——19家角逐,头部效应显著

  10年成立19家民营银行,2017年数量最多

  时间上看,最早的民营银行为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16日,目前微众银行也是民营银行中资产规模大的;随后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网商银行相继成立。

  2016年又先后有3家民营银行获批营业,分别为重庆的富民银行、湖南的三湘银行以及湖南的新网银行。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说2014年是民营银行获批的元年,2015年、2016年是民营银行破冰年,那么将2017年定义为民营银行的丰收年一点都不为过,这一年获批营业的民营银行达到了9家,超过了以往三年的总和。

  这一年福建华通银行、武汉众邦银行、吉林亿联银行、威海蓝海银行、北京中关村银行、江苏苏商银行、梅州客商银行、辽宁振兴银行、安徽新安银行等相继成立。

  2017年之后,民营银行设立的步伐开始变慢。2018年,没有一家民营银行获批成立,2019年、2020年各成立了一家,此后几年中,再没有民营银行诞生。

  2019年成立的民营银行是江西裕民银行,2020年成立的是无锡锡商银行。至此,一共有19家民营银行挂牌营业,其中广东、江苏两省各两家,剩下的民营银行分布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9家民营银行各有背景,部分大股东发生变更

  微众银行是腾讯联合百业源、立业集团发起设立的全国首家互联网银行,总部位于深圳;华瑞银行是均瑶集团联合凯泉集团等沪上十余家民企发起设立;民商银行由正泰集团联合华峰氨纶等企业发起。

  金城银行的发起人为华北集团和麦购集团,如今,三六零是该行最大股东;网商银行则是蚂蚁集团、复星集团、万向集团等发起成立的银行,因其股东背景以及互联网属性,外界常拿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进行对标。

  富民银行是由瀚华金控、宗申集团等7家重庆本土民营企业发起设立,三湘银行由三一集团联合汉森制药等9家湖南省内知名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新网银行则由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等股东发起设立。

  华通银行发起人为永辉超市、阳光控股等,众邦银行的股东为卓尔控股、武汉当代科技集团、壹网通科技、奥山投资等,亿联银行的发起人为中发金控、美团等,蓝海银行的发起人为威高集团、赤山集团、迪尚集团等。

  中关村银行的发起人为用友网络、碧水源、光线传媒等11家上市公司;苏商银行原名苏宁银行,股东为苏宁易购、日出东方等;客商银行的股东为宝新能源、塔牌集团、喜之郎等;振兴银行的股东为荣盛发展、新浩投资等。

  安徽国资在受让了南翔集团等所持新安银行股权后,成功控股新安银行,新安银行也因此变为一家由国资控股的银行;与新安银行情况类似,裕民银行的原第一大股东正邦科技因为债务重组,将所持该行30%股权转让给了南昌国资。

  锡商银行的股东则为红豆集团、澄星实业、兴达投资等。“至此,19家民营银行目前仅剩17家属民营控股,新安银行、裕民银行应划归为国有银行行列。”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总资产超2万亿,净利润最高攀升至百亿

  总资产方面,2021年、2022年,上述19家银行总资产分别为1.64万亿、1.78万亿;2023年,裕民银行没有披露财务数据,但以其2022年底数据计算,2023年底,19家银行的总资产就达到了1.96亿元。

  业内推测,按照此前的增长速度,目前,19家银行的资产规模或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微众银行的总资产为5355.79亿元,网商银行的总资产为4521.30元。

  此外,苏商银行、众邦银行、新网银行3家银行的总资产也超过了千亿元;金城银行、中关村银行总资产接近,超过了700亿元;富民银行和三湘银行的总资产在600亿元左右;蓝海银行、亿联银行、华瑞银行的总资产在500亿元左右。

  民商银行、客商银行、锡商银行规模相当,在400亿元左右;华通银行和振兴银行总资产在300亿元左右;新安银行和裕民银行总资产则不足200亿元。

  盈利方面,微众银行盈利能力最强。近年来,微众银行实现的净利润不断攀升,2023年,该行实现净利润108.15亿元,超过了其他18家银行的盈利总和,头部效应明显。

  紧随其后的网商银行实现净利润42亿元,苏商银行和新网银行净利润超过了10亿元,蓝海银行实现净利润8亿元,民商银行实现净利润5亿元,富民银行、众邦银行、锡商银行、金城银行实现净利润在4亿元左右。

  三湘银行、中关村银行年度净利润在3亿元左右;2023年,客商银行实现净利润2.32亿元;亿联银行、振兴银行在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4亿元和1.07亿元;华通银行、华瑞银行、新安银行、裕民银行净利润则不足1亿元。

责任编辑:张子川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