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测5款茶饮含冰量:蜜雪少冰近似正常冰,有品牌冰块放了半杯……
泰山财经记者 张琴 实习记者 曹鑫鑫
近日,某品牌饮品因冰块过多在网上引发热议,多名网友实测发现,标价23元一杯的奶茶,冰块占比高达30%以上,即便选择“少少冰”,杯内仍被塞入大量冰块,网友吐槽“三分之一的钱买了空气和冰”。
事件发生后,奶茶店里所售饮品应该加多少冰成为大众讨论焦点。3日,记者随机外卖点单了爷爷不泡茶、茉莉奶白、沪上阿姨、蜜雪冰城、冰雪时光5家奶茶店的不同饮品,并实测了各品牌间,同一饮品选择不同冰量后实际的冰量占比。
实测后记者发现,爷爷不泡茶选择“正常冰”时冰量近半杯,蜜雪冰城的“少冰”“正常冰”冰量几近相同,沪上阿姨和冰雪时光冰量相对最少。
3日下午,记者分别点了爷爷不泡茶不同冰量的同一款果茶,茉莉奶白、蜜雪冰城的奶茶,以及冰雪时光、沪上阿姨的一款果茶。上述饮品均分别点了正常冰及少冰,价格在7元至22元不等。
当日济南户外温度为22度,20分钟内,5家奶茶陆续配送到。记者分五组,分别在第一时间将奶茶的冰块取出进行对比。
首先是爷爷不泡茶,同一款饮品冰量分别为少冰、少少冰及冰,配送时间为15分钟。记者将液体倒出后发现,除去杯内相同的少量小料外,正常冰量的爷爷不泡茶仍有过半杯都是冰块。
从口感上看,标注为“冰”及“少冰”的口味偏淡,对此,爷爷不泡茶该门店店员回复记者时表示,正常制作的奶茶冰量就是这么多。
爷爷不泡茶:从左至右分别为冰、少冰、少少冰
其次是蜜雪冰城的一款奶茶,两杯相同的奶茶冰量分别为正常冰及少冰,配送时间为12分钟。只是,虽然是选择了不同的冰量,但记者将冰块挑出后发现,少冰奶茶的冰量和正常冰的冰量几乎相同。
对此,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致电了制作奶茶的门店,门店店员告诉记者,蜜雪冰城的杯子是有刻度的,如果是中杯少冰,冰块加到刻度4,正常冰则加到6,同时,因为冰块有实心和空心的区别,所以融化速度不同,出现少冰和正常冰冰量相似也是有可能的。
记者看到,中杯奶茶杯子上确实有刻度,最高刻度为7。若按照店员说法,正常冰加到6,几乎等于满杯。但店员也表示,实际操作中会少加一点,“因为有顾客也表示冰太多了”。
蜜雪冰城:左右两杯分别为正常冰和少冰,但实际冰量差别较小
沪上阿姨和冰雪时光是记者选取的奶茶中冰量最少的,两杯单价分别为18元、9.9元。从下单到送到共用时15分钟,两杯少冰奶茶中已经几乎没有冰块。
左为沪上阿姨,右为冰雪时光
冰饮能否不加冰呢?记者4月2日走访了位于山师东路的几家奶茶店,茉香奶白直接向到店顾客表示,部分饮品如果要做“去冰”,就只能有八分满。
爷爷不泡茶的店员表示,奶茶都是按照配方来进行调配的,如果没有“去冰”的选项但顾客执意去冰,做出来也有可能出现不满杯的现象。蜜雪冰城的店员表示,他们门店的所有饮料都可以做到去冰满杯。
记者同时采访到了曾经在某头部奶茶店工作赵先生,赵先生表示正常奶茶店制作过程中都会规定加冰的数量,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很多门店存在差异。
“有些品牌没有‘去冰’的饮品,因为一旦去冰,饮品的口感会受到很大影响,但若顾客执意选择‘去冰’,那么口味会较正常制作的饮品口味要淡”。
事实上,商家以“影响口感”“固定配方”作为对于“去冰”原因的回应,曾引发消费者对是否为其减少成本说辞的质疑。对此,江苏省消保委曾经发声,商家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及公平交易权,消费者乐于为品质买单,企业也要厚道做生意,实实在在让消费者感到获得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