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政务 | 财经 | 房产 | 文化旅游 | 新鲁商 | 健康 | 食品 | 培训 | 娱乐 | 体育 | 艺术 | 评论 | 法制 | 视频

“全国轻工技术能手”杨帅:用艺术铺就乡村教育之路

2025-04-24 16:3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全国轻工技术能手”杨帅:用艺术铺就乡村教育之路

  “我是从乡村走出来的,愿意为孩子们架起通往艺术的桥梁。”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为杭州市余杭区遇见邻里艺术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帅坚守公益教育的初心注解。作为“全国轻工技术能手”、中国礼物创意设计大赛金奖得主,他扎根基层十余年,以艺术为媒,在偏远山区与城市社区间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暴雨冲不走的“扎根者”

  2023年,杨帅冒雨驱车5小时,又徒步穿越泥泞山路,抵达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小学。眼前的校园墙体斑驳,操场杂草丛生,但孩子们渴望的眼神让他毅然留下。面对校长“下次还来吗”的追问,他蜷缩在仅有一床一桌的陋室中备课,山风呼啸的夜里,棉被裹住的是身躯,裹不住炽热的教育信念。

  在山区,他身兼音乐、舞蹈、美术多科教学,独创“山歌融舞”教学法:带学生测量山坡坡度设计舞蹈动线,将彝族传统歌谣改编为韵律操。短短一年,他所教的班级从全县艺术成绩垫底跃居前列,用创新打破了“山区难出艺术苗子”的固有认知。

  教材惠及7省5000学子

  “教育公平不是施舍,而是赋予孩子们创造美的能力。”带着这样的理念,杨帅团队与绍兴文化特派员邵琦联合编撰《诗路画语·大地的礼物》艺术教材。该教材以“绘画+诗歌+农业科普+民族文化”为特色,融入彝族刺绣纹样、梯田耕作知识等本土元素,被应用于全国7省40余所学校,惠及5000余名学生。配套开展的“周末文艺课堂”在浙江多地文化礼堂落地,形成“高校助农+美育下乡”的可持续模式。

  公益版图的多元拓展

  10年间,杨帅带领团队策划公益文化活动600余场,培育基层文艺骨干300余人,惠及群众超20万人次。其事迹被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个人专著《艺术公益:从理念到实践》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系统梳理市井文明与公益实践的共生关系。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艺术帅”还是位“反诈先锋”——他曾敏锐识破针对孤寡老人的诈骗,通过手语引导听障人士避开陷阱,挽回了多起财产损失。

  不仅是老师,更是“阿爸”

  在峨边,杨帅像父亲般守护留守儿童:学生生病,他彻夜陪护喂药;家庭困难者,他自掏腰包垫付学费;更坚持每周开展心理辅导,用画笔和音乐疏导孩子们的情感困惑。“你看这片树林,我来时不过拇指粗,现在暴雨也冲不走。”指着山下郁郁葱葱的林木,杨帅的比喻道出了教育真谛——唯有深扎根基,方能抵御风雨,滋养希望。

  从《玉·韵》斩获追光舞者一等奖,到《童趣空间》荣获“伦敦设计奖”金奖;从远程援助到驻村支教,这位曾经的大学艺术教师、如今扎根社区的文化工作者始终相信:“艺术公益不是单向给予,而是唤醒更多人对美的感知力。”如今,他正将金奖作品捐赠慈善总会,让艺术与公益的融合之美持续流淌。

责任编辑:赵家豪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240534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