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路网通达带动乡村振兴
鲁网11月26日讯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务实交通路网建设,有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西山乡卡才村是巴马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过去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发展产业困难,导致该村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被列入广西极度贫困村。后来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路修到了群众的家门口。如今,走在卡才村,路好走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各种扶贫产业欣欣向荣。
“以前我们村里面路没通的时候,群众种植养殖销路很难,现在路通了,通到各屯各户,我们养的牛、鸡、猪等等成出栏了,老板都直接开车到家里来要了,路通了对我们群众有大大的好处。”卡才村村民罗文祥高兴地说。现在路通了,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民村们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家庭收入,村民相继实现脱贫。
“近年来我们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共投入10亿元,实施了乡乡通二三级路,村村通水泥路和通屯水泥路,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 巴马交通运输管理局局长黄必锋介绍说,现在,巴马各个村屯都基本实现了路网建设全覆盖,群众出行十分方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巴马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近日,前来巴马旅游的外地游客刘女士一路畅游巴马,不禁赞不绝口:“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巴马人不管生活在哪个地方,都能够借着中央的脱贫政策,把路修好,方便我们畅游巴马的绿水青山。”
近年来,随着百色巴马机场、河百高速公路及高铁无轨站等项目的建成使用,巴马的交通条件迎来了质的飞越,每年选择来到巴马养生度假的游客日益增多,推动巴马旅游业蓬勃发展。据统计,今年1至9月,巴马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5.11万人次,同比增长25.82%,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68.41亿元,同比增长31.24%。
眼下,巴马正在加快推进贺巴高速公路建设,推动柳州经河池巴马至百色的城际铁路、巴马民航机场等立体式交通基础设施前期工作,谋划“东巴凤天”片区全域旅游互联互通公路。启动建设盘阳大道等道路工程建设,一系列举措为巴马高质量脱贫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来源:光明日报)
- 以特色小镇为载体 为乡村振兴抹上“新都底色”2018-12-13
- 乡村振兴战略开局有力 农业农村发展亮点频现2018-07-24
- 黑龙江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动乡村振兴2018-12-27
- 26项河南乡村振兴路线图出台2019-01-03
- 传统工艺绘出乡村振兴好“钱”景2019-01-22
- 宿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引领春天的奔跑2019-02-11
- 宿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引领春天的奔跑2019-02-12
- 成都乡村振兴经验入选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样2019-02-26
- 乡村振兴,城市人如何发现、参与这一机会?2019-02-26
- 厦门8个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稳步发展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