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频道 > 信息 > 正文

中华传统家法浅探 孩子该不该打?

2024-10-15 16:43:49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拍摄于2024年9月15日打亲妈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这一少年至少踹了亲妈12脚, 还不停叫骂。直到越来越多的人来阻止疯狂的男孩, 派出所民警将男生铐走。

  令人不解的是: 被暴打亲妈全过程。不逃跑, 不抵抗, 她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 还说“别管他, 别管他, 让他揍, 让他揍。”按照常理! 孩子胆敢这样,早就家法伺候了, 大概她已习惯被孩子打了!

  唉! 这有病的熊孩子!

  什么是熊孩子? 仰仗年纪小, 乱搞破坏、不守规矩, 无法无天。往往家长包容、社会纵容, 后来就是“大闹天宫”家长老师无所适从, 最后走向犯罪道路!

  俗话说: 好花都是浇死的、好鱼都是喂死的、好孩子都是爱死的!

  真实不虚! 百度搜搜, 大吃一惊! 打骂父母熊孩子还挺多, 最后下场都是可悲的……

  2017年1月, 广州某医院, 一名十来岁的男孩, 连续抬脚向自己的妈妈飞踹 , 短短几秒连踹5脚。旁边的奶奶试图阻止孙子的暴力行为, 但男孩依然我行我素。

  ……

  2021年12月 20日, 江苏常州。一位 15岁女生因为买手机当街殴打亲妈的视频传遍全网……

  甚至还有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触目惊心!不再列举……

  俗话说: 惯子等于杀子!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曾指出, “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 我们不断在让步, 在为自己找理由, 为孩子们开口子。”教育里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对孩子要鼓励但不能过度, 适当的惩戒是必须的。

  其实, 我们很多人认为西方没有体罚, 其实西方学校对于教学是很严格的。几乎所有的美国学校都有禁闭室, 学校有权将违纪学生停课、关禁闭、周六返校禁闭、开除直至送少年惩戒学校。

  英国《2006年教育与督学法》规定, 教师有惩罚不规矩学生的法定权利, 包括: 罚写作文、周末禁闭、校长惩戒、停学。体罚包括允许打手心, 每双手不超过三次, 允许鞭打男生的臀部不超过6下等。

  韩国有《大韩民国教育处罚法》, 包括允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 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打男女学生的小腿。

  其实距今有2500多年的《礼记·学记》记载:“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意思说: 夏楚两物(教鞭)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

  的确如此, 当对“七岁八岁狗也嫌”孩子, 你把所有的道理都讲完, 当孩子听不懂教诲, 一错再错,甚至打骂父母……

  《孩子, 我为什么打你》是当代作家毕淑敏心血之作, 文中讲到: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 已经记不清了。……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 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 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 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 火焰灼痛你的手指, 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 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 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 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 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 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 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 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 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 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 孩子, 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 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 孩子, 我宁愿自罚, 那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 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 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 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 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 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 才会理解。

  ……

  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现在舍不得惩罚, 孩子将毫无敬畏之心, 将来社会的惩罚可能更为严重!

  那么该如何教育熊孩子? 让孩子有敬畏之心呢?天下第一训《颜氏家训》给了我们启示。

  《颜氏家训》记载: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 亦非欲陷其罪恶, 但重于呵怒, 伤其颜色, 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 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 又

  宜思勤督训者, 可愿苛虐於骨肉乎? 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 不可以狎; 骨肉之爱, 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 狎则怠慢生焉。

  意思是: 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 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 只是不愿使他因受责骂而神色沮丧, 不忍使他因挨打而肌肤痛苦。应当用生病来作比喻, 哪能不用汤药、针艾来救治吗? 又应该想想那常督促训诫子女的人, 哪愿意刻薄虐待亲骨肉刻啊?实在是不得已啊! 父子间要严肃, 不可以儿戏; 骨肉之间的爱, 不可以简慢。简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 儿戏了怠慢就会产生。

  这里告诉我们: 孩子犯错应该惩罚, 就像孩子生病需要喂药针灸一样。不可以生病不治疗!

  《韩非子》一书记载《扁鹊见蔡桓公》大家可能都读过, 这篇文章以蔡桓侯的病情发展为线索, 通过扁鹊“四见”蔡桓公的四种病势: 腠理一皮肤一肠胃一骨髓, 展现蔡桓公的四种态度: 无疾—不应—又不应--体痛, 扁鹊四种治疗方法: 汤熨—针石—火齐—无可奈何。

  文章启发我们对待自己包括自己孩子的缺点, 错误, 也要像对待疾病一样, 决不能讳疾忌医, 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 防患于未然。若一意孤行, 后果则不

  堪设想, 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防微杜渐, 对症下药, 及时医治。

  细细品来, 这个故事与我们教育孩子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值得学习和借鉴。

  可贵的是《颜氏家训》不光用比喻警示后人如何正确家教, 还用故事启示我们如何做。

  《颜氏家训》中讲到: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 性甚严正; 王在湓城时, 为三千人将, 年逾四十, 少不如意, 犹捶挞之, 故能成其勋业。

  意思说: 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夫人, 品性很严谨方正; 王僧辩在湓城时, 是三千人的统帅, 年纪已过四十岁, 但稍微不称魏老夫人的意, 老夫人就用棍棒教训他。所以, 王僧辩才能成就功业。

  同时也讲了梁元帝的时候的一位学士, 聪明有才气, 从小被父亲宠爱, 疏于管教最后招来杀身之祸。

  这《颜氏家训》作者直接告诫他们颜家后人, 孩子可以“打”! 这就是“家法”。

  那么孩子“生病”了, 什么时候该打? 用什么打? 打到什么程度?

  《颜氏家训》包括自古以来的圣贤……有没有更为具体启示呢?

  不治已病治未病。早教严谨规范了, 不必打骂。所谓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颜氏家训》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比及数岁, 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 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意思是说: 早教及时恰当, 等到孩子长大几岁, 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 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

  及时制止孩子犯错。其实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犯错要训斥, 不能把错误当成可爱。比如有的婴幼儿打父母、爷爷奶奶的脸, 抓头发等, 都要及时对婴幼儿表现出自己不高兴的表情, 或者厉声呵斥表达出自己的不满, 甚至可以用手势装作要打孩子的屁股或者手心的样子, 如果孩子再进一步冒犯, 那就真要打到屁股或者手心了。

  《颜氏家训》又讲到: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 每不能然, 饮食运为, 恣其所欲, 宜诫翻奖, 应呵反笑, 至有识知, 谓法当尔。骄慢已习, 方复制之, 捶挞至死而无威, 忿怒日隆而增怨, 逮于成长, 终为败德。

  意思是: 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 常常以为不能这样。吃饭做事, 放纵孩子为所欲为, 该训诫时反而夸奖, 该训斥时反而欢笑, 到

  孩子懂事时, 就认为这些做法理所应当。到骄傲怠慢已成为习惯时, 才去制止, 纵使鞭打致死也树不起威严, 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 直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

  所以, 该呵斥就厉声呵斥! 不要怕呵斥孩子神色沮丧, 如同孩子有病要吃药一样, 不会舒服的,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能因为怕孩子被批评垂头丧气就放弃治疗时机。

  该责打就时当适当责打! 不要因为不忍心孩子挨打痛苦而放弃治疗。看来那时之推公就理解现在家长心情, 因为心疼孩子, 溺爱孩子。但是有病之推公是支持治病用汤药、针灸艾灸的。就是指孩子犯错是应该让孩子吃点苦头, 让孩子知道疼痛有所敬畏。

  《颜氏家训》中说: “笞怒废于家, 则竖子之过立见; 刑罚不中, 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 亦犹国焉。”

  也就是说如果戒尺怒斥在家中废掉了, 家中子弟的过错就会马上出现; 刑罚施用如果不当, 那人们就会手足无措。治家同治国一样, 应当赏罚分明。

  要有赏罚分明的家法, 赏罚之前要先定规则, 先说明劝诫或鼓励, 不听才采取行动。孔子说“不教而杀谓之虐”。圣贤之道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颜氏家训》是复圣颜子第三十五世孙大学问家颜之推针对自家孩子的训诫, 本来他家孩子就温恭有礼了, 人家还在严谨的教育孩子, 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呢?

  划重点吧, 关于如何惩戒孩子, 本人认为稍微一提醒就认错并改正的孩子, 确实不需要打骂;对于那些特别调皮、说教不起作用的熊孩子, 适度的棍棒教育还是需要的。

  但是要关门教子, 给孩子留有尊严。

  原国务院副总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的父亲邹韬奋, 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 他在《我的母亲》一书中回忆少年时在父亲面前背“孟子见梁惠王”, 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一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 半本书背下来, 右手掌被打得发肿, 陪在一旁的母亲还要哭着说“打得好”。

  这就是满怀爱意, 满怀不忍的责打, 效果更好!而不是泄私愤! 把孩子成为发火的敌人, 这就失去理智, 就是家暴了!

  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也说过:母亲打我骂我, 但从没侮辱过我的人格。我母亲管束我最严, 她是慈爱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

  前骂我一句, 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 她只对我一望, 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 便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 她等人静时, 关了房门, 先责备我, 然后行罚, 或罚跪, 或拧我的肉, 无论息样重罚, 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小错不惩必将铸成大错。

  我看我们做家长的要深入学习一下! 我们家长是不是也要手握戒尺? 当然戒尺在于惩戒警示做事要有尺度, 教育孩子成长的规矩与为人处事的尺度。

  原子弹的威力不在于发射出去之后, 真正的威力是放在发射架之上时。

  “戒尺”犹如此, 其目的不在于打, 而在于时刻警醒孩子“心有所戒, 行有尺度”。

  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曾说自己私塾老师寿镜吾老先生, 他是个博学而又严厉的人, 在他的三味书屋里, 有“戒尺”, 还有罚跪的规则, 虽不常用, 但对学生们时时刻刻都起到了警醒的作用。所以教育与引

  导必须方法得当, 当奖之时不应吝啬, 当惩之时不应手慈, 如此方能让我们的孩子走正途、行正道。建立敬畏之心, 明辨是非曲直。

  最后, 如果非打不可, 建议打三下手心的劳宫穴即可, 劳宫穴通心包经, 可以刺激经络心包经, 有利于大脑和心脏健康。

  作者: 曲阜市实验小学 孔艳华 孔为峰

责任编辑:赵家豪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