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射分类广告为“骚扰源” 360“踩人”广告引质疑

2014-05-22 10:28:00 来源:济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本报5月21日讯(记者 焦小超)今天,本报以“360手机防骚扰广告被指‘太踩人’”为题,对360在全国多地报纸刊登整版模拟分类广告、隐喻分类广告一律“骚扰”一事报道后,其公然“宣战”分类广告的做法,引发市民热议,报道被国内诸多媒体转载。

  “踩人广告”遭质疑

  对于360手机卫士,虽然网络上不乏“恶意广告拦截不彻底”的反面声音,但一位在济南某大型新闻网工作多年的人士向记者直言:“因为办公电脑一直使用360杀毒,手机也装了360,用户体验感觉挺好的”。在官网上,360手机卫士同样自称“最好的手机安全软件,5亿人的共同选择”。

  但正是这样一款产品,由于其“宣战”分类广告的做法,却迅速让很多网民对其从好感转为质疑。记者注意到,不仅本报报道迅速引发业界网站转载,还有网站直接向360喊话,称“360手机卫士向骚扰电话宣战 大胆广告引作死争论”;微博上关于此广告创意的讨论更是成为热门话题。

  在北京,据称360连续多日刊登此“踩人广告”,引发一房产销售企业直接抱团抵制360手机卫士。认证信息为“江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理”的用户“吴凌成”,通过微博配图公开向360手机卫士宣战。此外,微博上也贴出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所发的内部通知,要求公司员工卸载360手机卫士,并尽可能号召身边朋友抵制。

  对此,很多济南市民认为,房产销售机构对有购房打算的人进行骚扰,这种做法的确让人讨厌;但360的广告“影射了一个行业”。很多市民甚至对下水道疏通、家政、开锁等分类常见商家,直言“同情”,因为“从来也没接到过这些人打来的骚扰电话”。广告界人士也认为,360直接将涵盖众多市民生活资讯的分类广告“一棍子打死”,这种广告创意,也确实让人质疑其“过于哗众取宠”。

    面对媒体追问“打太极”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骚扰电话越来越被市民所厌烦。而智能手机近两年的普及,则让具备防电话骚扰、防垃圾短信的手机安全软件,找到了快速发力的空间。作为继通信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之后的手机软件开发企业,被称为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其中,360手机卫士、百度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瑞星手机杀毒、搜狗号码通等,不仅出身背景雄厚,市场知名度也较高,而卖点不一的此类软件,更是难以计数,不断涌现。

  那么,360“宣战”分类信息的“踩人广告”,究竟是企业自身的主动行为,还是广告代理公司的杰作?在引发质疑声之后,360又是否会改变广告方式?

  带着这些问题,21日记者多次致电360总部,但连续拨打了数十个电话,电话一直提示“正在通话中,请稍候再拨”。直到下午,360方面终于接通了电话,却一再声称“相关负责人不在”。截至下午6点半,360工作人员仍以“相关负责人不在”来敷衍。

  记者检索有关360此前的新闻报道发现,这并不是其首次被媒体质疑“打太极”回避问题。2009年,360就被指回避自身技术问题,转而攻击其他杀毒软件。去年,网络引发较高关注度的“360黑匣子之谜——奇虎360‘癌’性基因大揭秘”曝出后,360同样被指出以“闭门会”来回避质疑。

  □财经伴评

  不为“次恶”叫好,更不能“以暴制暴”

  □袁超

  互联网产业,一直把“用户体验”奉为圭臬。但对于仍在经历搜索引擎之战、杀毒软件之战的互联网行业,用户们的体验似乎并未“良好”过:电脑“不明就里”多装了杀毒软件、搜索引擎……结果导致电脑速度反而越来越慢。

  作为移动客户端安全的先行者,面对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市场,360自然更能看到无限商机。但依据“疑罪从有”的逻辑,通过“以暴制暴”之方法,绑架舆论对于骚扰电话的厌恶之情,通过在各地媒体“宣战”分类广告的“广告创意”,栽赃无数花不起大钱、但也从未电话“扰人”的分类广告主,并将其一下子推上舆论对立面——凡此种种,非但有违广告法精神之嫌疑,也无法让公众信服360产品的“德行”。

  演员黄海波嫖娼被刑拘,出于对“包二奶”等“首恶”行为的深恶痛绝,部分网民为其喊屈甚至叫好。对此,《人民日报》曾专门发文称“为‘次恶’叫好,会模糊道德底线”,结果只会拉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是对社会无益的负能量。而不加区分、一棍子打死式的“宣战”做法,很大程度上,比此更甚。

  有人使用地沟油,就要把饭店老板都抓起来吗?一个典型反证案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比分类广告更不规矩、大品牌都看不上眼的报纸中缝广告,通过北京媒体,把国美推到成为家电卖场巨擘的大道。而且,当时话费太贵,也没有伴生骚扰电话。

  对于360的整版广告,有网友说“想不喜欢都不行”,但据称有一位房产中介的母亲致信360替孩子抱不平,更有无数无辜的分类广告主怒斥“太踩人”。

  在此事件中,若骚扰电话是粗暴扰民的“首恶”,360不问青红皂白、遍踩分类的行为无疑堪称“次恶”,更是不折不扣的“以暴制暴”——粗暴演绎舆论操纵的行为,对社会整体的负面影响,更甚于骚扰电话本身。

  分类广告主之于奇虎360,无疑是蚍蜉之于大树。2013财年,360营收6.7亿美元,同比增长104.0%;净利润9970万美元,同比增长113.2%。其中,360手机卫士在内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便是营收主要驱动力。

  老话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但大树因制造舆论效应的一己之私,就要将蚍蜉无辜地“一窝端掉”,又岂是让人心服口服的大家风范?意大利着名诗人、作家但丁曾说,“道德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在公平的市场大潮中,希望多一些成人达己的经典传奇,少一些“踩人捧己”的败笔。

责任编辑:刘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