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专业做VR或AR创业的公司不超10家 多数公司靠附加业务养活研发团队

2016-06-21 10:0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6月21日讯 (山东商报记者 陈心如)电影《钢铁侠》上映,曾让不少人为之着迷,托尼·斯塔克在变身钢铁侠时,通过眼球追踪、声音控制与盔甲进行交互,双手可以随意操作物品,在现实与虚拟之间自由切换。而在影片之外,依托于VR(虚拟现实)或AR(增强现实)技术,电影中的某些场景正在逐渐变为现实。4月1日,淘宝发布VR购物产品Buy+,消费者可以沉浸在一个可交互的三维购物环境中,该功能计划大约在8月份上线。随即引发了一场VR或AR领域的创业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将其视为风口。但在济南,却鲜有成熟的VR或AR团队,并缺少核心竞争力。 

  一年跟投3个VR项目 投资人辞职加入创业团队

  毕业于财经院校,柳秀喆在风险投资机构工作了5年,到处看项目、投项目,逐渐对一些领域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2014年下半年,他第一次接触到VR领域,“当时感觉会有前景,虚拟与现实代表了未来,可以扩充到很多应用领域,于是开始格外留意这类项目。”而柳秀喆也成了省内少有的关注该领域的投资人,看了不少VR项目,却都是外地的,“济南几乎没有,VR项目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

  期间,柳秀喆跟投了三个VR项目,“一家是做身体动作,一家是做内容开发,还有一家是做VR教育。”时间证明了柳秀喆的判断,VR如今火得一塌糊涂,很多互联网大佬也从中“煽风点火”,VR创业已然成为了最热的创业风口。随着了解的深入,非技术出身的柳秀喆竟然也着了迷,成为VR技术的忠实粉丝。今年初,柳秀喆辞职,开始专注于VR领域。“主要是遇到了两个靠谱的合伙人”,柳秀喆介绍说,合伙人都是纯粹的技术人才,“我当时在四处看与VR有关的创业项目,其中一位合伙人当时自主创业,设计了一款手持云台,当人在拍照的时候,能有效的保持稳定性,其技术核心是陀螺仪的算法,这一方面与动作捕捉有非常大的相关性。”

  3月份注册成立了公司“超感科技”,专注于手势动作捕捉及人机交互的研发与应用,这项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VR交互、桌面级互动、智能机器控制及医疗康复等多个领域。

  “在虚拟现实的外来,交互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而在交互过程中,手是人类最自然最本能的反应。目前,正在进行二代产品的研发,计划8月底完成”,柳秀喆已经开始积极的对接投融资。

  大三学生成校园“钢铁侠” 曾被人评价为“自不量力”

  三年前,张桂阳还在老家福建泉州上高中,痴迷科幻的他和朋友去看了电影《钢铁侠》,着迷于影片中亦真亦假的情景。“我想未来的世界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吧”,张桂阳后来选择了齐鲁工业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我希望电影中的情节能在现实中实现。”

  张桂阳去年12月注册成立了公司“沃腾科技”,公司就开在学校里的大学生创业学院,团队6名成员各有分工,“我们现在做的主打产品是一款全息智能眼镜,能实现全息3D影像的交互体验。”张桂阳让体验者戴上头盔,然后调整位置,“眼前能出现清晰的地球,还可以控制把它放到指定的位置。”

  与柳秀喆团队不同,张桂阳他们借助的是AR技术。而很多人分不清VR和AR的区别,经常会把两者混为一谈。张桂阳经常会给周围的人做出这样解释:如果现实中没有车,通过技术让大家看到了车,这是VR,即虚拟现实;如果现实中有车,通过技术让大家在此基础上看到更多信息,这是AR,即增强现实。而让不少同行感兴趣的,还是张桂阳团队实现的室内定位技术,可实现头部追踪和体感识别,“这项技术还可以应用于VR领域。”张桂阳因为创业,在学校内逐渐有了名气,甚至被同学称为是“工大钢铁侠”,他认为:“VR或AR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一个创造需求的过程,会像计算机一样改变人们未来的世界。”

  大学生创业团队,似乎自带短板,张桂阳也在为此烦恼,“我们曾经去和济南市的一些众创空间对接,有人说我们’自不量力’,大学生团队缺钱缺人才,还缺经验,什么都没有,凭什么去做AR,我们现在做得的确还太初级了。”

  济南VR或AR公司不超10家 跑遍高校寻不到一位程序员

  如今,人们对VR和AR追逐,张桂阳深有体会,“2013年,我刚开始知道什么是AR,到今年才三年时间,VR和AR如今已经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特别是在淘宝发布VR购物产品Buy+之后,周围同学纷纷开始关注张桂阳的创业项目,“班里有女生来问我,淘宝在宣传视频里出现的场景是否能真的实现。”

  而与这种热度相悖的是,济南却鲜有专业的VR或AR公司,而更缺的是懂技术的人才。“我们公司3月份注册成立,团队却是上个月才搭建完毕,很长一段时间寻不到专业的人才”,柳秀喆说,如果想做好VR和AR创业项目,技术是最先要面对的坎儿,“得有很牛的技术做支撑,但济南找到这样的人,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技术都是现学现卖。”

  在济南见过不少VR和AR创业项目,柳秀喆称张桂阳的团队勇气可嘉,“虽然技术方面还很薄弱,但在济南已经算是做得很不错的团队了。其余公司,做硬件的几乎没有,只有几家做软件,还是从原来的虚拟仿真转型来的,济南专业做VR或AR的公司总数不会超过10家。”

  张桂阳的团队中,除了一名在校研究生,其余都是和他一样的本科学生,“大学里学的很多东西只是皮毛,我们经常要靠自学,搜索国外先进的技术信息,组建团队时需要找一位专业程序员,周围大学城没有一个人合适,最后不得不求助于老师。”

  采访当天,柳秀喆刚参加完一场创业创新比赛,“我讲了一会儿,台下的评委就一脸茫然了,他们很多估计对这个领域都不熟悉,比赛只给我5分钟的路演时间,根本无法讲得很透彻。”

  科技公司热衷“产品众筹” 靠附加业务养活研发团队

  对于VR和AR创业,除了环境和人才因素,高额得研发成本是另一个制约因素。“进入VR和AR的互联网大佬,动辄就是投资上亿元”,柳秀喆虽然做过投资人,但如今也得为成本发愁,“现在投入了40万元,多数都用在了设备上,公司里每增加一个程序员,仅硬件成本就要增加1万5千元,技术需要不断的更新迭代,就必须要不断的往里投钱。”柳秀喆说,团队一直专注于技术研发的团队,只是在投钱,但在不久前却有了第一笔收入。他们帮一家软装企业做了一个VR体验项目,“当时他们正在到处找可以做VR项目的团队,也很意外能在济南找到。其实这类项目不难,我们设计虚拟的房间,体验着可以在其中随意更换家居款式,效果非常逼真。”

  据柳秀喆介绍,现在商家对于VR的需求有不少,但他还是希望将精力放在研发上,对挑选外接业务上比较挑剔,“主要是团队得生存,研发需要钱,但我们只会承接一些对我们技术研发有帮助的项目。”作为一支大学生创业团队,张桂阳同样面临资金困扰,他们现在正准备推出体验版本的AR产品,而且打算采取众筹的形式,“众筹成本低,毕竟这种科技类产品不容易批量生产,我们准备先从VR和AR的发烧友开始,激发他们一起参与进来,实现产品的上市推广。”

  除此,张桂阳的公司还成立了一家电商网站,可覆盖长清大学城,“通过网站在大学里卖东西,生意还不错,我们用挣的钱投入到AR产品的研发中,有时候也会承接一些软件外包业务。”虽然听起来“寒酸”,但张桂阳认为,他们这种低成本的方案依然存有优势,“一粒沙子无法和一头大象相比,但我们可以用低得多得成本实现类似得技术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把复杂得硬件结构简化了。”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