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棉花减产棉农弃棉 如何走出棉价伤农怪圈

2013-10-16 09:13:00 来源:大众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今年夏天,尤其是7月底至8月上旬,全国大部分棉花产区不同程度地出现连续降雨天气,棉花座桃数量锐减,棉花减产严重。记者在山东省的主要产棉区东营市采访了解到,许多棉农明年不打算再种棉花。对此,有关农业专家认为,我国的棉花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竞争,棉花生产需要尽快“升级”。

  今年种棉亏损不少

  “我今年种了36亩棉花,往年亩产能达到400多斤,今年还不足200斤,估计总共要少收七八千斤。”10月13日,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兴无村村民魏向明告诉记者。据了解,兴无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棉花,今年像老魏家这样减产一半左右的农户占村里的多数,受灾严重的地块甚至近乎绝产。村民王修成家的三亩多地由于地势低洼、受灾严重,今年亩产只有区区二三十斤,而去年每亩达到400多斤。

  对棉农来说,惟一的利好消息是进入8月中下旬以来,由于天气持续晴好,光照充足,棉桃吐絮加快,棉花质量有所提升。东营市农业局棉站站长苗兴武告诉记者:“今年籽棉色白、绒长、成熟度好,籽棉质量以白棉2级、3级为主,有极少量淡点污棉2级。”

  棉花减产,质量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今秋棉花价格的上涨。记者采访获悉,目前,籽棉收购价格在每斤4.2元—4.4元左右,较去年上涨0.5元—0.6元左右。

  棉花减产价格上涨,棉农收入如何?魏向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棉花从种到收,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投入约为300元,采前各种雇工费用约为180元,承包土地为480元/亩,采棉工工钱为0.9元/斤。这样算来种植一亩棉花的投入,不算采收约为960元;按照今年平均亩产200斤,价格为4.4元/斤计算,每亩地毛收入为880元,若雇佣采棉工,还要除去180元,不计棉农人工的情况下,棉农每亩还要损失80元—260元。

  棉价上涨仅限于籽棉收购

  棉花减产提价,在加工环节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处于棉花加工产业链条上游的皮棉加工企业。

  截至10月10日,垦利天圆棉业有限公司今年收购的籽棉较去年同期减少近一半。该公司收购部部长李金良告诉记者,今年皮棉加工企业受籽棉价格上升影响,利润空间压缩严重,经营压力较往年增大。尽管今年籽棉收购价格较往年提高不少,但籽棉经加工成皮棉后基本用于交储,且交储有明确的价格,今年与去年一样都是20400元/吨。加之从今年9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了GB1103-2012《棉花细绒棉》棉花新标准,对棉花收储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而今年棉花虽然衣分高,质量较好,但阴雨天气导致了今年棉花纤维较短,不利于交储。这都加大了皮棉加工企业的收储压力。

  对于棉花的价格走势,苗兴武认为,我国棉花有明确的收储价格,且交储是多数皮棉加工企业的惟一出路,20400元/吨的标准线包含棉花的种植成本、棉农的收益以及棉花加工企业的利润,若市场收购价格过高,但质量却不能达到理想水平,皮棉加工企业势必会赔钱。此外,我国已经实行了几年的棉花收储政策,现在国家棉花库存充足,虽然新棉有所减产,但对于我国整个棉花供求关系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整体来看我国的棉花供应量还是稳定的,并不会出现用棉企业抢棉的现象,对于用棉企业来说影响也不会很大。

  苗兴武认为,目前国内纺织企业对棉花需求并不旺盛,而且很多企业并不愿意用国内棉花。加上关税后,进口棉花的价格与国内棉花价格差不多,但国外棉花质量普遍比国内高,纺织企业多会优先采用进口配额棉花。因此,尽管受减产影响,棉价有所提高,但是上涨幅度并不大,且仅限于籽棉市场收购价格。

  棉价伤农,棉农“用脚投票”

  近几年来,东营棉花多次受灾,价格也低多高少。棉价下跌,棉农收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棉花涨价,棉农收入却增加不了多少。“棉价伤农”的现象屡屡出现,无奈之下有些棉农选择了“用脚投票”——弃棉不种。

  记者从东营市农业局获悉,近几年,由于棉花价格低迷,种植成本增加,植棉效益下滑,农民植棉的积极性下降。今年,东营市棉花种植面积为204.84万亩,比去年的258.84万亩减少54.01万亩,预计明年棉花种植面积还将缩减。

  棉农不愿再种棉,还有一个原因。种植棉花属于花费劳动力较多的生产活动,而当前农村劳动力以中老年为主,难以适应劳累的棉花种植作业;而种植棉花就算遇到好年头,每亩利润也不足千元。弃棉农民也再改种其他作物,而是萌生了将土地流转出去的想法。魏向明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听说有企业要来村里流转土地,种植高效蔬菜大棚、培育树苗等,很多村民表示要将土地流转出去。土地流转后,流转费用一年能收入几千元,自己可以就近打工,每年少说收入也在2万元以上,还不用像种棉花这么辛苦了。”

  苗兴武认为,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我国的棉花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而且销售渠道不畅。我国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的棉花,都是采用集中化生产,机械化程度特别高,因此成本就比较低。由此来看,再依靠传统生产方式推动棉花生产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要提高棉花种植的科技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棉花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力投入。只有这样,国内棉花的竞争力才能得到提升,进而才能跳出“棉价伤农”的怪圈。

责任编辑:宋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