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家企业进入上市后备资源库 山东吹响抢滩资本市场集结号

2014-05-28 07:50: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记者 杨鹏

  通讯员 张燕 报道

  本报济南讯 IPO发行制度面临重大改革、时隔十年“新国九条”再定顶层设计,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关口期,我省企业上市挂牌培训会近日在济南举行,吹响了抢滩资本市场的“集结号”。

  本次会议由省金融办、山东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联合主办,齐鲁证券为支持单位。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将之称为“5+1”。“培训会我省举行过不少,但由这么多单位联合主办、有这么多企业来参会的培训会很少见。”他说。会议吸引了各市金融办负责人,全省200余家重点拟上市公司、进入程序的拟挂牌企业、重点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负责同志,部分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负责人,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议。

  一位参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国九条”发布才不到两周,山东反应如此迅速,企业参会如此积极,说明大家都已经嗅到了气味——资本市场的春天即将来临。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徐明在会上表示,中国在世界上是经济强国。按说,经济和金融二者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但很遗憾,中国还不是金融强国。我国的金融结构不尽合理,金融体系不够发达。在这个问题上,山东可以说是整个中国的缩影。

  齐鲁证券董事长李玮的发言印证了徐明的观点。他表示,按存量法计算,我国2012年直接融资占比为42.3%,而美国高达86%,即使如日本、德国这样的银行主导型的国家,也分别达到69.2%和74.4%,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巴西分别达到70%、69%。直接融资比例偏低不仅使我国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也加重了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此外,在发达国家中,市场化并购完成的交易额占GDP的5%以上,甚至超过10%,即使新兴市场国家也占到了3%以上,我国只有1%左右。

  李玮表示,我省资本市场整体发展情况与全国类似。2013年,按增量法计算,我省直接融资比重只有10.8%,低于全国的11.7%,也低于江苏的13.9%和浙江的12%。

  差距意味着潜力。李玮认为,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对当前实体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我国目前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80%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而资本市场提供了一套融资方和投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可以成为推动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基础平台。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通过完善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安排,可以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

  “山东的资本市场发展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李永健在培训会上表示。

  作为时隔10年之后出台的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新国九条”勾勒了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愿景,有助于破除体制性、机制性障碍。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目前正在通过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等努力,落实新政,方便企业上市。

  山东有上市企业237家,“虽然比广东浙江少,但也算是上市大省。难能可贵的是,山东实体经济优势明显。目前已有1300家企业进入上市后备资源库。”李永健表示。我省还大力发展本省场外市场,目前已有淄博、青岛两个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李永健认为,我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也是山东的一大潜力所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干部开始学金融、用金融,正逐渐成为金融‘明白人’”。

  我省已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省金融办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此次培训会三大证券交易场所的专家来授课,就是对我们很好的支持。”李永健表示。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金立扬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迎来春天,但春天的“天气变化”比较快,相关政策、程序调整多。纳斯达克服务中小企业的一大经验是做好培训。培训会就是希望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配套服务,便于企业进一步了解掌握企业上市挂牌的最新政策和程序。

责任编辑:刘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