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资本"挑大梁" 山东大项目领唱经济前行"主旋律"

2014-12-11 08:20: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

  投资是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投资起关键作用。今年以来,我省投资运行总体平稳,1—10月份,全省完成投资3.3万亿元,同比增长15.7%。

  重大建设项目依然是促进投资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结构调整,引领带动经济平稳发展的重大因素。近日召开的全省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暨稳定投资增长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我省经济面临的形势,并对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建设项目进行部署。

  据省发改委统计,2014年,108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0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30亿元。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5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4.6%,其中10月份完成11%,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64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1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7.3%。33个项目全部或部分建成投产,陆续发挥效益。滨州金刚高性能石油压裂陶粒支撑剂项目已形成20万吨产能,产品批量出口美国,新增销售收入4.9亿元,利税6380万元;泰安如意纺高档服装项目年产100万套西装生产线投产,由布料生产向服装加工延伸,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重大工程进展顺利。全省快速铁路网规划、济青高铁、“外电入鲁”、青岛新机场等一批事关全省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获得国家批复,青荣城际等5条铁路、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烟台蓬莱机场、青岛LNG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建成。重大工程项目对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和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

  让民间资本“挑大梁”

  民间投资活力持续释放。1—10月份,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7.3%,高于整个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81.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纳入国家首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的4个项目,已全部确定投资主体,正在有序推进。

  省政府刚刚印发的《关于加大重大项目建设稳定投资增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进入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在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能源、交通、信息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切实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唱主角”、“挑大梁”。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调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压缩一般、突出重点,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建设。改革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扩大市场化基金运作试点,创新和规范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模式,提高引导基金运作效率。充分发挥信贷市场融资主渠道作用,与全国性银行金融机构总行全面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争取对我省扩大信贷投放和资金配置;深化和创新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举办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和项目推介活动;鼓励银行在坚持依法合规、独立审贷、自主决策、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进一步探索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设立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重大项目通过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等方式筹措资金。

  “投量、投速、投向、投效”

  在加快推进年初确定的108个省重点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我省又策划储备了150个重大项目,同时,特别强调“投量、投速、投向、投效”有机结合。

  150个重大项目涵盖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农业水利、结构调整、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六个领域,总投资9191亿元。其中,计划年内开工建设项目100个,年度计划投资1088亿元。

  目前,已开工项目63个,完成投资69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4%;另外,还有19个项目已完成立项批复准备开工,17个项目已上报或拟上报批复,51个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在加快推进今明两年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统筹考虑,尽早启动“十三五”重大项目的谋划和储备,抓紧研究“十三五”期间具备开工条件、拉动力大的重大项目,做好项目储备、有序推进实施,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补充一批”的良性循环。

  《关于加大重大项目建设稳定投资增长的通知》要求,强化重大项目的土地保障。集中保障关系全省发展大局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重大项目用地,优先支持国家安排的重大工程和省重点项目用地。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闲置、低效利用土地,调整用地结构,优化园区产业布局,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加大未利用地开发力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 本报记者 李剑桥 刘 珅 本报通讯员 李 静

责任编辑:宋燕茹